你好,我是开写传记代写回忆录作家陈骏。每当我接到普通人的代写回忆录咨询电话,在回答客户的提问之后,我总会向咨询客户强调:老人的价值是传承——血脉、物质财产和精神。并且我会向客户表示敬佩——这也是开写网站价值观的由来——共情、敬畏。我为何这样呢?...

广东广西回忆录写作培训课(2):普通人回忆录的多维价值
家族回忆录承载着根的密码。如开写传记作家陈骏的回忆录作品《峰顶之岩》,是闯关东的故事,是个人和时代博弈的故事,是家族精神遗产。后辈读者通过阅读先辈的回忆录,能够理解“我从何而来”,从而增强身份认同与凝聚力。...

广东广西回忆录写作培训课(1):家风家训和家族历史故事的关系
红杉树人物传记工作室回忆录培训课开讲啦!题目是家风家训和家族历史故事的关系。家族历史故事与家风家训传承是文化血脉的两条交织主线,前者以具体的人与事为载体,是家族几代人记忆中亲历的故事,后者以抽象的价值为核心,共同构成家族的精神图谱。...

记忆的缄默:当代老年人回忆录写作困境的多维透视
在记忆的荒原上,仍有执着的身影在书写。这些文化突围者构成特殊的精神谱系:他们中既有享受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也有摆过地摊的市井老人;既有桃李满天下的退休教师,也有目不识丁却口述实录的农村大娘。这些看似迥异的个体,共享着某些关键特质。...

代写回忆录作者对故乡故地的情感表达研究(一)
代写回忆录作者、正在为自己写自传回忆录的人,进入迟暮之年的人,人生毕业旅行行将结束的人,在回忆故乡、故地的时候,情感的表达,不仅是单纯的怀念、落叶归根,而要在时代的时空中找到故乡故地的坐标...

开写人生故事研究院:自传回忆录中的开篇和结尾技巧
常规的理解,故事要形成闭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尾照应”。开篇,主人公“心情郁郁”,“在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离辛纳屈50岁生日还有一个月,他情绪不佳或许不足为怪……生病却足以使他苦恼,沮丧,恐慌,甚至愤怒。辛纳屈确实感冒了。”...

当你想写回忆录时的7个问题——退休后怎样写好回忆录(1)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你的能一生,这句话会是什么?这个“一句话法则”其实就是回忆录的主题,是整部回忆录的主心骨,是回忆讲述和下笔写作的一切思考和行动的总和。...

代写传记技巧(1):找到人生经历中的核心“意象”
意象在传记回忆录中,通过强调一个物品或一个画面,连接不同的内容,搭建更好的故事结构,成为讲述主线,揭示回忆录的核心情感,以映照真实的世界,为读者找到核心记忆点...

开写传记:意识流小说技术能用于回忆录创作吗?
通常来说,小说作者全知全能,掌控人物内心世界,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表现和塑造人物。有意设计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出来了,人物也就出来了。所谓塑造人物,简单来说就是描写人物关系。...

自传回忆录中的“我”视角和“他”视角
开写传记代写回忆录案例中,绝大多数是“我”视角展开叙事,只有有限的几位客户,反复跟我强调:一定要用“他”视角,因为自己不能评价自己,有自恋、自我夸饰和自我过滤之嫌。...

退休后写自传回忆录要注意一个问题
“父:“护士,护士同志,请,请问,生,生了没,没有?”他尾随了上去。“你烦不烦!我要洗手!”女护士向洗手间走去。他像被泼了瓢冷水似的,站了一会,又追了上去,走进了洗手间。...

作家丁玲的四条改稿标准——代写回忆录(10)
一是说同一的内容,如果写的角度不一样,不删;二是如果稿子内容好的话,反映侧面事情的,也不删;三是不同的独立内容,文笔虽不好,也不删;四是尽量不修改,不做大量的修改。...

开写传记故事二:回忆过往有人粉饰,有人回避,有人忏悔
有大地主、基层干部、有农民、有银行职员、有名气的体育教练……即使小心翼翼,仍有几位客户遭到了不公正对待,被关押,被贬回家务农……他们大多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立场,顺从自保,虽有疑惑也不敢流露,怕连累一家老小。他们都是受害者。有一位选择多次自杀,但没有成功……...

开写传记故事:“我为你代写回亿录的初稿是不会给你的。”
假如你也爱好写作,或者你是一位老人尝试写自己的回亿录,那么我的烦恼多数也是你的烦恼。写回忆录是生米做成熟饭的过程,是一个加工的过程。仅凭初稿,就能解决回忆录故事中的所有难题是不可能的。...

文化养老之老人回忆录:向后辈讲故事
总有记忆长河中忘不掉的一系列瞬间突然牢牢占据你的脑海,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骤然打开,往事历历在目,如潮涌至,细节清晰到不可思议。起初,这些像蒙太奇一样的记忆需要我们琢磨整理的。...

“永和记”理发馆——我为父母写回忆录(9)
一类是地处中国人聚居的旧市街区,旧式房屋,营业室装修简单,均用木制4腿理发笨椅子,通堂木漆框返照失真的薄玻璃镜子,木制洗头盆柜或盆架,粗瓷茶具,木桌木凳...

“你爸是没福呀”——代写回忆录(5)
过上了“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直到1985年初去世,享年75周岁。母宗生前曾对我和妹妹说过,你爸是没福呀,若能活到现在,看这么一家人该有多高兴啊!
...

苦难人生——父辈口述回忆录(3)
后来一位哈尔滨同乡吴姓本家爷爷,来信让送去在一家白俄精神病院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见些好转。这时父亲说想老家祖母和叔叔,母亲就领着我和妹妹陪他回趟湖北老家。...

发疯的父亲——家族回忆录(2)
父亲回家之后,一连多少日子躲在后屋不出门,不是呆坐发愣,就是两眼睛直望天棚。父亲是喜爱我的,平常忙累了一天,或有什么愁事,总是把我抱在怀里,脸上很快就会露出憨厚的笑容。...

六十年代“吃”的回忆——退休后怎样写好回忆录(15)
人家一天三餐红薯,我们也是。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所以呢,家家户户也没有养鸡鸭,养猪养羊之类的。小时候的主粮就是红薯。母亲煮一锅红薯放灶台上,你爱吃不吃,当然要吃啊,不吃就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