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名家回忆录范文文本拆解的目的,我的意图是,帮助那些退休后想自己写自传回忆录的人,有勇气打开电脑,或拿起笔,开始写回忆录,有信心写好回忆录。
没有经过写作专业训练的人写回忆录,头一个拦路虎就是观念——写书是名人的事,自己没啥好写的;不会写。其实,你可以把回忆录看成个人口述史,我手写我口,你只需讲出“我怎样怎样”就好。
好吧,让我们从张燕翎的《妈妈的笑》说起。回忆母亲的回忆录太多了,大多写母亲的勤劳、吃了太多的苦,而本篇回忆母亲则以妈妈的笑为主题,别具一格。
名家回忆录范文文本拆解:
妈妈爱笑,她的笑让我难忘。
我珍藏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曲眉丰颊的少女在“芝利华”号轮船前欢呼雀跃的倩影。她的短发和裙角在海风中飘动着,仿佛也应和着“笑”。照片背面有两行小字:“我终于踏上了这块令我梦萦魂牵的滚滚热土-韦漪涟自题。公元1954年。”这小照是妈妈从印尼回国,刚下轮船时拍摄的。
回忆录从一张照片讲起,让读者知道主人公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印尼归国华侨。开篇就点出主题——妈妈的笑。读者有疑问:妈妈为什么从印尼回国?为什么说“我终于踏上了这块令我梦萦魂牵的滚滚热土”?自然引出下文,从妈妈讲到外婆、外公。
听妈妈说,我的外婆、外公在解放前,由于生活所迫,离开了家乡——广西,去南洋谋生。外婆客居异域,却无时不怀恋故土。每逢听到雨打芭蕉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时,外婆总是情不自禁地轻吟起亡国之君李煜那首千古绝唱:“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妈妈对我叙述这一节时,常常泪水盈眶。
妈妈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翘首企盼祖国的昌盛。新中国建立后,不少有志青年纷纷投向祖国怀抱,妈妈攒够了路费,便也毅然决定回国了。
介绍妈妈从印尼回国的原因,回应开头。
国内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她总是学习上的佼佼者。毕业后她被分到了一所专科学校教授中国古典文学。
结婚不久,妈妈先后有了我和妹妹两个孩子。60年代初,生活十分困难。工资低,请不起保姆,身边又无老人照应,妈妈只好一边备课,一边照看孩子。孩子又总是哭个不停,有时她自己也急得跟孩子一起呜呜哭起来。到了上课时间,她只好硬着心肠把孩子反锁在房中。然而,从能记事起,我却很少见到妈妈的眼泪和愁色,尽管我们的家境仍旧清苦。妈妈为了生活,总是精打细算,省吃俭用。除了买书以外,别的事她从不“大方”。有一回她耳朵眼里进了一只小虫,怎么也掏不出来。爸爸就教她一个办法:把一滴鱼肝油点在耳朵眼里,小虫就会爬出来了。妈妈摇头道:“不行,那是孩子的‘生命线’,不能浪费嘛!”爸爸就开玩笑,说她变成了“悭吝人”-阿巴贡。
那时,我们家里日常的副食主要是干菜。可有一次,妈妈为了庆贺爸爸的生日,破例炖了一锅红烧肉。她不断往爸爸和我的碗里挟肉,而自己只吃点菜叶。爸爸就替她挟肉。妈妈故意板起脸微嗔道:“怎么,你要把我变成楚庄王厩里肥死的马吗?”爸爸笑道:“我看你快成堂吉诃德的瘦马了。”妈妈也不总是“小气”。当听到我叔叔的孩子生病,没钱住院的消息时,她就主动把自己一点点攒下的钱统统拿出来,塞到爸爸手中说:“救人要紧,你给寄去吧!”我的外婆听说国内生活十分困难,写信来说要寄回些罐头、油、糖、毛线等,妈妈却婉言谢绝了。她安慰外婆说,她所需要的东西,国内都有。
物质生活的艰苦,“文革”时期社会的混乱,在妈妈心中投下了阴影。然而这些并没能淹没她的生活激情,她依然用笑去迎接生活。一天晚上,爸爸感叹道:“真难想象,你从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而现在面临艰苦生活的考验,你却能毫不颓唐,显出这么强的韧性!”妈妈听后,若有所思地向窗外望着。外面,寒冷的晚风吹落了几片残叶……倏然间,她转过身子,扬起头,发出了一种杂糅着轻蔑和戏谑的笑声。接着,她眉毛一挑,眼里放出一种挑战似的光芒。她用坚毅的语调笑着说:“困苦,艰辛能奈我何!我们广西人,许多是姓韦的。‘韦’就是熟牛皮,我既姓了韦,总该有点牛皮的韧劲儿!”
简要介绍妈妈回国后的主要经历——学业、结婚、工作、家庭生活,主要讲述:
1、一个工作的细节,“妈妈只好一边备课,一边照看孩子。孩子又总是哭个不停,有时她自己也急得跟孩子一起呜呜哭起来。”
2、物质短缺年代,妈妈的节俭和“大方”。展示妈妈的乐观、幽默的性格。
3、“吃”的话题是老一辈回忆录中不可缺的话题,展示了三个小场景:
1)爸爸过生日;
2)叔叔的孩子生病;
3)国外的外婆听说国内生活十分困难,写信来说要寄回些罐头、油、糖、毛线等。
4)爸爸和妈妈的对话,表现妈妈的性格。
这部分内容中,由于回忆录的主题是妈妈的笑,所以在文中作者有意安排了和“笑”对应的内容:
1)“妈妈对我叙述这一节时,常常泪水盈眶。”
2)“孩子又总是哭个不停,有时她自己也急得跟孩子一起呜呜哭起来。”
“从能记事起,我却很少见到妈妈的眼泪和愁色,尽管我们的家境仍旧清苦。”
3)爸爸就替她挟肉。妈妈故意板起脸微嗔道:“怎么,你要把我变成楚庄王厩里肥死的马吗?”爸爸笑道:“我看你快成堂吉诃德的瘦马了。”
4)她转过身子,扬起头,发出了一种杂糅着轻蔑和戏谑的笑声。接着,她眉毛一挑,眼里放出一种挑战似的光芒。她用坚毅的语调笑着说:“困苦,艰辛能奈我何!我们广西人,许多是姓韦的。‘韦’就是熟牛皮,我既姓了韦,总该有点牛皮的韧劲儿!”
名家回忆录范文文本拆解,给我们退休群体怎样写好回忆录的启示:
1、这些互动细节的有意描绘,充分反映了母亲的性格,也反映了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作者选用的内容都是家庭生活的日常,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无数个这样的场景,你为什么不讲出来呢?很难吗?
2、回忆录的一个重要功能:不仅展现人物经历,更要反映个人性格特质。反映个人性格特质有一个技巧,就是描述和别人的互动,通过互动,你的个人特质就会自动浮现在读者眼前。本篇中,母亲的性格是在与父亲的互动中表现出来的。
3、一本回忆录,一生的经历,不同的阶段往往有不同的主题,围绕你设定的主题,收集素材,往往能事半功倍。
本篇例文来源:《90年代——共和国的故事丛书》山东画报出版社
(待续)
开写传记回忆录文本拆解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