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写传记为你代写回忆录、企业家传记。写传记,找开写。
【作者简介】
沈亚之(781-832),唐代文学家,字下贤,吴兴人。元和进士。与诗人李贺交谊较深,也曾投拜于韩愈门下,他的诗为李商隐所推许。他能诗善文,并且是传奇小说家,作有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等。有《沈下贤集》传于世。
【题解】
本文选自《文苑英华》卷七九五。这篇传记不是李绅一生事迹的全面记叙,而只是在他仕途初程上有光彩的一件事的摄影。李绅中进士后,在宗臣李錡的幕府任书记。李錡做为军阀割据势力,骄纵专横,无视朝廷。皇帝诏令他还朝,撤职查办。他纵容军士,胁迫李绅为他草拟请愿的奏疏。李绅佯装恐惧,拒不书写。作者从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愿望出发,赞颂李绅的效忠朝廷,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篇传记写得相当出色。不仅场面描写绘声绘色,情节惊险曲折,而且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高度集中地、颇富戏剧性地表现人物,把李錡的怒、军士的野、宦官王澹恃宠的横与在暴卒面前的惧、李绅内心的晓然自效与外表的不胜慌恐,都写得栩栩如生、维妙维
肖。
【原文】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宗臣锜在吴。绅以进士及第还,过谒锜。锜舍之,与宴游昼夜。锜能其才,留执书记。(写李绅与李锜初识的经过。)
明年,锜以骄闻。有诏召,称疾,不欲行。宾客莫敢言,绅坚为言:“不入,又不得去。”
会留后 使王澹专职,为锜具行。锜蓄怒始发于澹。阴教士食之,初,士卒当劳赐者皆会府中,受赐与。中贵人临视,以至日中,军士得赐者俱不散,齐呼曰:澹逆可食!”既尽,即执中贵人,胁曰:“尔宁遂众欲,宁饱众腹?”曰:“请所欲。”曰:“为我众书报天子,幸得复其位!”贵人惧,伪诺之,召书记以疏闻。绅闻之,亡入内匿,众索不得。
及中贵人至,促锜行。锜益怒,急召绅,授纸笔,令操书上牍。绅坐锜前,佯惴怖,战管摇纸,下札皆不能字,辄涂去,黑数十行。又如是,几尽纸。锜怒,骂曰:“是何敢如此,汝欲下从而先人耶?”对曰“绅不敢恶生,直以少养长儒家,未尝闻金革鸣,今暴及此,且不知精神在所。诚死若在前,幸耳。”锜复制以兵刃,令易纸,复然。
旁一人为锜言曰:“闻有许侍御纵者,尤能军中书,绅不足与等,请召纵。”纵至,锜锐自举授词。操书,无不可锜意,遂幽绅于润之外狱。兵散乃出,纵竞逆死。(李锜纵卒胁迫王澹上书请愿,李绅佯装恐惧不为奏疏代笔。)
亚之曰:李锜之贼江东也,其抗节者,有李云、李绅。云则中山刘腾为书以大之,而绅之迹未及称。且绅职锜肘腋下,举动顾盼,有一不诚,则支体立尽众手。而绅亦不顾,而晓然自效如此,可谓“临大节而不可夺”者耶。(作者针对李绅的事迹加以评论,赞颂他效忠朝廷不附叛逆的节操。)
【译文】
李绅原籍赵郡,后举家迁居吴中。元和元年,宗室李锜在吴中任节度使。李绅中进士荣归故里,路过时去拜会李锜。李锜留他住下,设筵招待他,从白天到深夜宴饮畅谈。李锜非常赏识他的才能,挽留他在自己的幕府当书记。
二年,李锜因骄纵专横臭名昭著。皇上诏令撤职查办,他假称有病,不打算回京。他的幕僚们谁也不敢吱声,只有李绅很肯定地说,“既不入朝,也不能离去。”
适逢留后使王澹专断地催促他动身。李锜蓄积的一腔怨恨就向王澹发泄了。他暗中指使军士们聚会宴饮,开始,那些受犒赏的士卒都聚会到府邸来,接受赏赐。宦官王澹来府中察看,直到中午,那些受赏赐的士卒仍然聚饮不散,突然齐声高呼:“阉竖王澹该吃!”众人一饮而尽,就揪住王澹威胁地喝道:“你这家伙是顺从大家的心愿,还是想被大家吃掉?”王澹哀求地说:
“请谈你们的要求。”军士们七嘴八舌地说:“你为我们给皇上写封请愿书,希望恢复节度使大人原职!”王澹恐惧,假装着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招呼书记写奏疏上报皇上。李绅听见找他,就逃进李锜内府藏起来了,大伙谁也找不到他。
等王澹又来催李锜上路,李锜更加愤怒,急召李绅,交给他纸笔,要他以众人的名义上书。李绅坐在李锜对面,故意装得慌恐,颤颤兢兢,笔也哆嗦,纸也摇动,写不成字,写一字,涂一字,黑疙瘩数十行。再写下去还是这样,差不多满纸都是涂鸦。李锜暴怒,破口大骂:“这,这,你怎敢这样!你想到黄泉下去见你的祖先吗?”李绅答道:“我不是活腻了,只因从小生长在读书人家,不曾听见过刀枪响战鼓鸣,今天骤然遇上这场面,还不知魂儿跑到哪儿去了。真要死在你的前边,我就很幸运了。”李锜又以兵刃相要挟,命令他换纸另写,结果还是那样。
旁边有个人对李锜说:“听说有个侍御叫许纵,特别擅长军中文书,李绅无法和他相比,请把许纵找来吧。”许纵一到,李锜亲自口授文辞,许纵操笔,没有一句不称李锜的心意。于是就把李绅囚禁在润州城郊的监狱。官军平叛李锜以后,李绅才出狱。而许纵竟以附逆被处死。
沈亚之说:李锜背叛朝廷为害江东,那时能坚守高风亮节的,有李云和李绅二人。李云的事迹中山刘腾已写文章来宣扬过了,而李绅的事迹还没有被人称颂。李绅在李锜的肘腋之下供职,一举一动,一抬眉一举目,稍有不诚实的表现,那么他的肢体立刻就会被李锜的军士们打个粉碎。可是李绅毫不犹豫,而是深明大义自觉效忠朝廷,真可说是“在生死存亡之际临难不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