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计划和收集资料——怎样为已故亲人写回忆录?(1)  

 人生故事研究院     |      传记作家陈骏    |      2025-06-16




2024年,我接到二位想为已故亲人写回忆录的咨询电话。一位因为我撰写回忆录费用比较高,远超对方的预算;另一位是因为我没有档期了而另选他人。这让我很遗憾,我认为为已故亲人(包括祖父母和父母,这两位都是想为逝去的父亲写回忆录)是功德之事。
 
为已故的亲人写回忆录或自传,相当于撰写家族口述史,抢救家族两三代的记忆,本质是通过写作纪念亲人,记录逝者生平,创作纪念文集,缅怀已故亲人的一生。
 
 
为已故的亲人写回忆录,是一份充满爱与怀念的珍贵礼物,是对逝者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的情感沉淀与自我疗愈,是很有意义的家族记忆抢救工作。这个过程可能伴随着痛苦和泪水,也伴随着温馨和力量。
 
以下是我建议的步骤,相当于为逝去亲人撰写回忆录指南,希望能给你帮助:

为已故的亲人写回忆录或自传,有两种方法:一是已故的亲人家族中有人牵头(通常是德高望重或事业成功者),主抓这件事,由众多亲友提供已故亲人的老照片、老物件和口述资料,由家族中有非虚构写作基础的人担任资料归纳和访谈人,统筹写回忆录这项工作;二是由家族亲友提供各类资料,请专业作者整理和撰写。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对已故亲人回忆录品质的要求和预算费用的多少。
 
准备和收集资料阶段,有几项工作:
 

一、明确写回忆录的意义。
 
为什么写? 是为了纪念?纪念什么?记录人生成就?是为了记录家族历史、拯救家族记忆?为了教育后代?为了记录家族历史?明确目的会影响内容的侧重和深度;写给谁看? 主要是自己?家人?还是更广泛的读者?是公开出版还是家族内部发行?这会影响写作风格和细节的选择;回忆的过程必然会唤起各种情感——思念、悲伤、后悔、遗憾、感激、爱、鼓舞甚至愤怒,等等。这都是正常的。允许自己感受它们,不必强求在写作时保持“坚强”。
 

二、建立“已故亲人回忆录交流群”,把所有亲友加进来。如果有的亲友,情绪过于沉重,还没有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可以暂停对这位亲友的访谈。

三、建立回忆录进度计划。


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时间跨度比较好的是长一点,比如以一年或一年半为完成时限。回忆录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耗时耗力,工作没开始前你是想象不到回忆录写作的难度的。根据已故亲人人生事迹的多少(众多亲友能提供多少口述资料?有几位亲友回忆讲述?),比如三个月完成资料收集,五个月完成整理,三个月完成修改定稿。

不要有压力,这一条很重要。不要把回忆录当成文学作品,而是看成众多亲友回忆、谈论已故亲人的访谈录,就会轻松许多。

 
四、广泛收集素材:

 
 
1)选择访谈对象: 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朋友、同事、老邻居等,不同关系的人会提供不同角度的记忆。尽可能发动所有亲友,每个人都回忆讲述“我心目中的已故亲人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访谈对象有主次之分。比如已故亲人的儿女主讲,由他们提供大部分口述资料,其他亲友的口述作为补充。开写传记的回忆录客户案例中(回忆录主人公都健在),有一个子女主讲的,也有五个子女每人都讲的,一人讲5000字,五个子女就是25000字了。
 
列出访谈大纲,由牵头人问,每个亲友回答。如准备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
 
您记忆中印象深刻的关于他/她的一件事是什么?
您觉得他/她大的特点是什么?
他/她有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习惯或故事?
他/她在某段特殊时期(如解放前、50年代、某个工作阶段)的经历是怎样的?
 
当然,回忆录访谈提纲又是一个很专业的话题,我在其他专栏文章中探讨。
 
2)口述方法(有的人愿意写下来,有的人口述得很好): 静下心来,尽可能回忆与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可以按时间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或按主题(性格特点、重要事件、日常习惯、口头禅、兴趣爱好、人生成就、人生挑战、人生低谷等,和与讲述人的互动往来等)来梳理。就讲一个个具体的小故事就很好。记住:一定要真实。
 
3)根据老照片口述,讲老照片的故事: 翻看老照片、家庭录像带(如有)、视频。它们是触发记忆和捕捉细节的宝贵钥匙。注意照片中的人物、地点、事件、氛围。什么时候照的?为什么拍照?在哪里?拍照的前后,已故亲人,或我和已故亲人一起干了哪些事?等等。
 
4)信件、日记、笔记和手稿等(这是非常鲜活的、重要的回忆录素材,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 寻找亲人留下的手写信件、明信片、日记本、工作笔记、甚至购物清单等。这些能直接展现他们的笔迹、用词习惯和当时的思想,可以深度探寻回忆录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5)已故亲人的遗物: 看看已故亲人珍爱的物品、收藏品、衣物、家具等。这些物品承载着故事和情感。一件旧毛衣、一块手表、一本翻旧的书都可能唤起亲友无数的回忆。
 
6)收集历史背景资料(这一条被绝大多数业余回忆录作者忽略了,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知识): 了解已故亲人所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风貌、流行文化等,有助于理解已故亲人的经历和选择(例如:战争年代、经济困难时期、80年代和主人公所在特定行业的发展等)。在开写传记的客户案例故事栏目中,有不少传记回忆录案例都讲到了历史背景资料对于回忆录品质的重要性。
 
一定要及时记录。录音或做详细笔记,并注明讲述者。不同人的记忆可能有差异,这很正常,记录下来就好,最后再验证。
 
 
回忆录资料收集阶段的大概框架如上所述,那一条做起来都是考验,既然想为已故亲人写自传回忆录,就要坚持。不管在那个阶段,你遇到任何回忆录写作的难题,都可以联系开写传记。开始写吧!我在开写,我已开写。(待续)


延伸阅读:
 

为什么说老人写回忆录更适合用访谈录的形式?——开写传记写作课(18)

9条标准帮你选择相对比较可靠的回忆录作者或人物传记工作室

开写传记随笔:回忆录资料一定要放在时代背景之下

普通人的一个个生活瞬间——如何为亲人写传记?(1)

说说给父母写自传回忆录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