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回忆录《苦乐人生》之幕后改稿辅导记(5)

 客户案例故事    |      2025-01-27



红杉树人物传记工作室陈骏专栏文章。

代写回忆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代写作者需要对回忆录主人公提供的一切资料驾轻就熟,就像大厨眼里的各种食材,怎么用都在掌握中。在回忆素材阶段尽可能多讲,做到一定的信息冗余。我的经验:在我创作一部回忆录时,在素材文件夹中一定有一个“暂时不用文件夹”。我把主要素材分门别类放置不同的文件夹后,一些口述资料一时难以归类,我不会丢掉,而会放在“暂时不用文件夹”。这种分类方法的好处在于:一些看似多余、无用、可有可无的资料,往往能成点睛之笔。

我的这位客户提供的资料,基本是“流水账”。这也是大部分人回忆口述的特点。这里有太多的需要“跳进插入内容”和“跳出插入内容”。这两项工作考验代写回忆录作者的叙事能力和资料掌控力。缺乏经验的代写作者写出的东西同样是“流水账”——缺乏“升上去俯瞰,沉下去打捞”的能力。

如下面的客户提供的回忆资料。这二段讲了几件事情:我在火车站工地干了二个月挣了800多元,盖了三间房还剩300多元;回忆了在工地的一件趣事,有些贪财的工友悄悄地把硫磺当黄金藏在包里,我认为这是心术不正,成了笑话;父母平反了,我更加不怕苦不怕累,起早贪黑挣工分;在水利工地,做土方,做石匠等。这些内容是很好的故事“引子”,需要主人公补充内容。

主人公没有捡“黄金”私藏包里,主人公认为自己平行端正,不拿不义之财。这里可以插入主人公平常对待金钱的日常情景;大兴水利是时代背景,这里可以延伸,跳出,讲讲70年代农村大搞水利建设的细节。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背景?因为在主人公商海生涯的后期,承包水利工程成为主人公引以为傲的事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一定是有迹可循的。也就是说,可以现在这里“点一下”,作为回忆录的伏笔(这是内容组织安排的一个方法)。

主人公可能是已经讲述不少内容,渐渐找到了感觉,有了讲故事的感觉。

在我的启发提问之下,口述资料的故事性越来越好,能够映照主人公个人特质的东西渐渐浮现出来——主人公事业的成功不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而是一步一步渐进的,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令人信服。

曾经有一晚上,我们有几个工人在屋里烧火烤,用河里的石头架起来烧柴烤,那火大了就把石头烧烂了,石头里面有很多四四方方的东西,像黄金一样的,大家都认为是黄金,有人说黄金就是从河里面淘出来的,后来其中有很多人心眼不正的,就把这些像黄金的石块藏到自己包里,后有一个人是从奉节劳改农场释放出来的,他说可能是硫磺矿,后来他们就用铁丝绑起来,再用火烧,果不其然就是硫磺矿,后来很多人都从自己口袋里拿出来了,这些心眼不正的人就闹了笑话,过年后工程完工了,我就拿起了八百多元回家,又在生产队干活,在那一年中,我家就把我在陕西挣得那八百多元钱拿回来又修建了三间土墙房子,还剩余了三百元左右,在那是一个家庭有三百元的存款也就是天文数字了。

终于望到一九七六年邓小平爷爷出来了,为我们这些受到不正当打压的人群平了反,我爸妈是得到了平反的,在我们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在生产队干活评工分都同其他人一样了,在这一年里,国家就开始大搞水利建设了,我就在沙坝水库做土工,挑石头、土方,从水库后面挑到大坝,大约有一公里左右,在那时候是计件,我一挑就要挑上两百斤左右,我不拍苦不怕累,我每天都比那些成年人挑得多,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每天多挣点工分,在年底的时候多分点钱,就从那时起,我家五口人,我两个妹妹还小,只有我和爸妈三个人做活,在年底生产队办结算的时候,我们家分钱分得多,一年要分一百八十块钱左右,我在那个时候起,我就晓得了吃苦耐劳的效果,后来我又申请去当石匠,石匠工分要高一些,我出工都比他们出得早,收工都比他们收得晚,在下午收工后工程指挥部还要到工地来检查,工作人员问我人家都收工走了这么久了,为什么你还在这里做,我说这个山口不好打,一天的基本分就得不到,他说这山口确实不好打,我们会跟你考虑,我们说谢谢你们了,其实不是不好打,我是为了每天多挣几分回去。


代写回忆录是非虚构写作中的手艺活。文字的改稿润色没有尽头。现在吵得火热的人工智能可以写诗、写新闻、写小说,但非虚构的传记回忆录依然是人所专有的领域,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大脑进化了几百万年,对人性和情感,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机器难敌人类的大脑——机器怎么能理解50年前我面对的复杂世界?怎么能理解我复杂的心灵?怎么能理解我过往人生的关键细节和我的情绪?怎么能理解不同历史阶段我的梦想和激情、焦灼和渴望、勇气和迷茫、奋斗和担当?怎么能理解连我自己都不愿面对的东西?

回忆录代写作者需要尊重自己的职业,敬畏客户,敬畏自己的手艺。不是“初中毕业”就能胜任的(除非确有天赋),更不可能“用AI一键完成回忆录”。真正的代写回忆录作者,一定是兢兢业业磨炼写作技艺的人、一定是相信慢工出细活的人;真正的代写回忆录作者,有发散性思维,透过回忆录客户的一句话、一个词,推断、挖掘出(客户配合提供更多内容)一件具体小事的背后,还有一个对主人公来说影响更大、意义更大的故事;真正的代写回忆录作者,能够在客户提供的零散的看似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事件中,找到联系,找到不同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共性,找到一条串起所有信息的线索——也许是共同的地点,也许是共同的原因,也许是一些有共性的人、机构或地方;真正的代写回忆录作者所面对的挑战不是把回忆录主人公提供的资料简单整理一遍,而是去扩展它,充实它,或者改变它的性质(代写回忆录作者的认知高度须高于回忆录主人公)。

我面对回忆录《苦乐人生》的改稿创作,就是遵循这些原则——也是开写传记的原则。
(待续)

 
代写回忆录《苦乐人生》之幕后改稿辅导记(5)

自传改稿润色案例:经历藏着一个人的命运密码

红杉树口述史·人物传记工作室回忆录改稿润色有三个层次:一是修改基本的文法结构、误别字,结构混乱的地方适当调整,还有因表达模糊不清、前后矛盾的地方需要向客户提问,做到表达准确,简明扼要;二...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