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亲母亲 — 回忆录范本《房车以后》(4)

 作品节选    |      2020-06-10
父亲在郑州工作,一般每年回来二三次左右,有时三四次,春节肯定回来。因为离多聚少,对父亲生疏。我给父亲的印象就是爱哭,话少。“一见面你就哭,你哭什么啊!”父亲问不出我哭的原因,我想说可是又表达不出来,父亲为此还打过我。不过,父亲回郑州时,我就送他去巩义火车站,帮父亲提行李,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不累,舍不得。

父亲做事认真,对我一向严厉而溺爱,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东西,或者说父亲影响我最大的方面,就是做事认真。

十一二岁的时候,父亲借了一俩自行车,带我去看大姑。大姑家距离我家三公里,路是黄土疙瘩路,颠簸不平。自行车后座放着送给大姑的礼品,我斜坐在自行车前面的大梁上,两手抓住车把。路不平,颠得屁股疼。我就哭闹要下来,父亲没办法就放我下来,父亲想赶时间,就哄我:“上来吧!上来吧!我骑慢点。”我被哄上去了。没骑多远,我又闹着下来,屁股疼,难受。就这样,上去,下来,上去,下来,短短几公里路,费了大半天时间。这事让我难忘。

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和母亲去郑州看父亲,去西大街银行家属楼,我父亲住在那里。郑州的繁华和新沟村的贫瘠形成鲜明的对比。宽阔平坦的路面、高高的楼房、有蓝色和橙色线条的有轨电车、上下班时间路上拥挤的自行车、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让我感到新奇和震撼。印象深的是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那是我当时看到的高建筑,雄伟壮观。

我16岁的时候,父亲55岁,母亲是53岁。父亲50多岁时,不能说英俊潇洒,但年轻的时候是公认的一表人才,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长得很帅。其实父亲是那个时代标准的优秀男人形象,长相俊朗,从容自信,有受人尊敬的专业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以我的看法,父亲和母亲是郎才女貌,蛮般配的。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的慈祥和善。

六七岁时春节过后吧,母亲带我去七里铺看大姐,叔叔家的大姐。从家里到七里铺不到五公里,母亲和我步行。路上有积雪,不好走,一不小心容易摔跤。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晃眼,不舒服。在大姐家吃过午饭要回去,我磨磨蹭蹭不想走路,妈妈就让我走一段她再背我一段。背不动了就哄我:“只要你走,你想买什么,就给你买什么!满足你的愿望。”这对我有诱惑力。我想了想:“我要一个订书机。”那时我刚上小学,知道订书机,订书机不便宜,那时要二三元啊,父亲工资才几十元。妈妈给我买了。那时在学校,有订书机的同学,只有我呀。

我的性格像母亲,母亲为人和善,平易近人,做事和父亲一样认真,干净利落。由于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母亲在一起生活,耳濡目染,母亲的性格也深深影响着我。
 
 
我和父亲母亲 — 回忆录范本《房车以后》(4)

《房车以后》— 个人品牌策划范文和个人品牌策划方案

个人品牌策划方案怎么写?个人品牌策划范文哪里找?什么是个人品牌?个人品牌故事和个人自传、个人回忆录有哪些异同?谁需要个人品牌故事?个人品牌故事包括哪些内容?…… 个人品牌故事是相...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