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别传——怎样写好自传(10)
传记文学研究院 | 传记作家陈骏 | 2024-12-11读古人自传,学写自传是一种好办法。言简意赅,没有长篇大论,通过概述评论、情景、对话,活灵活现展现主人公的性格。这是值得我们想自己写自传回忆录的退休老人群体学习的。我们不必事无巨细,洋洋洒洒十几万言,选取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节点详细叙述就好。2万字、3万字,5万字足够了。
【译文】
陈子昂资质奇异杰出超过常人,体魄雄伟如高山挺立。当初以豪富之家的子弟,神往侠士精神意气用事,到十七八岁还是目不识丁。有一次他曾和赌徒们到学校来,(学校的情景使他悔恨自己虚度年华)他慨然立志就学,于是谢绝了那些一起玩闹的朋友,专心致志地攻读经史,几年工夫,经史子集,无不尽览。尤其擅长作文章,大有司马相如和扬雄的风格。。初学写诗,幽州人王适看到他的作品吃惊地赞道:“这后生必定会成为文学上的一代宗师!”二十一岁时东来京城长安,到太学游学。(由于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折服了那些宿儒名流,全京城的人都对他倾倒、注目。因此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了。并且凭着对策的成功,名列前茅,考中进士。
陈子昂有天下皆知的大名却不傲慢待人,性格刚烈、坚强、果决却不曾与人不合,他轻财好施却不希求别人报答。天生不会饮酒,但遇上意气相投的知己,却浑浑然一醉方休。善于撰著却不好轻易动笔,他写诗文用词立意,只在于治理天下的要略而已。可当代的人对他并不理解。他尤其看重朋友的情分,一旦意气相合,!即使用钢刀霜剑相逼也不能改变他和朋友的友谊。
陈子昂曾遗憾于国史的芜杂,就决心从汉武帝以后而至唐代,继司马迁《史记》而作《后史记》。写作提纲刚刚草拟,著述尚未完成,因为沉浸于哀悼亡父的悲痛之中,这正在写作的书就半途而废了。子昂非常的孝顺,哀号痛哭使他骨瘦如柴,连呼吸也感到上气不接下气。适值本县县令段简,贪婪残暴,听说陈家富有,于是玩弄法律条文,牵强附会,罗致罪名,要对他进行陷害。子昂非常恐惧,忙派家人送去二十万钱,可是段简欲壑难填,多次抬舁拖拽把子昂拘系官府。子昂原就体弱多病;加之居丧悲哀过度,赢弱不堪,即使拄着手杖也不能起身;更何况外迫于苛政的摧残!自觉气息奄奄恐性命难保,于是让人摆出卦具自行占卜。卦成,仰天大号:“老天不保佑,我的死期到了!”于是停止了呼吸,享年四十二岁。
【作者简介】
卢藏用(约664-713)字子潜,幽州范阳(今北京)人。他中进士后,便与其兄徵明去终南山隐居起来。他并非不想当官愿作隐士,而是沽名钓誉,把隐居当作飞黄腾达的捷径,一旦名声大振,朝廷会更加重用。“终南捷径”这个典故就是讲的他的故事。果然,不久他就被 召授右拾遗,历任中书舍人、吏部侍郎、黄门侍郎、修文馆学士等职。后来他阿附太平公主,弄权使术,骄纵一时,素节丧尽。玄宗即位,太平公主被诛,他被流放新州、灌州。适逢交趾叛乱,他捍御有功,调任昭州司户参军,又调任黔州长史,卒于黔州任所。对于他的政治品质,史家多有微词。但他通晓蓍龟九宫术,工草书、大小篆、八分,善琴、奕,思想精敏,多才多艺。又深笃情义,重友情。他和陈子昂、赵贞固友善,陈、赵先死,他抚养他们的儿女,对朋友“能终始交”,也是被人称道的。
【题解】
本文选自《全唐文》卷二三八。陈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是振兴有唐一代诗风的先驱。卢藏 用和他不仅是同代人,而且是知心朋友。他死后,卢辑集他的遗文,编成《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十卷,并为作序,比较全面地评价了他的文学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序言结尾说:“至于王霸之才,卓荦之行,则存之别传。”在别传里又较详尽地介绍了他的生平、人格、政治作为和遭遇。传文篇幅较长,我们只节选了几个片断。
【原文】
子昂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游太学,历抵群公,都邑靡然属目矣。由是为远近所籍甚。以进士对策高第。(写陈子昂的青少年时代。他任侠使气不知书,后来立志就学数年有成,表现他的“奇杰过人”。)子昂有天下大名而不矜人,刚断强毅而未尝忤物,好施轻财而不求报。性不饮酒,至于契情会理,兀然而醉。工为文而不好作,其立言措意,在王霸大略而已,时人不之知也。尤重交友之分,意气一合,虽白刃不可夺也。(概述陈子昂的人格。)
尝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钟文林府君忧,其书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塞,数與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全,因命著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其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记叙陈子昂晚年的不幸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