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旧市场的“八个怪人”——地方餐饮传记发展史(2)

 企业发展史研究院     |      开写传记陈老师    |      2023-05-29


传记作家为你创作餐饮连锁品牌传记故事。在旧社会的城镇里,有很多老百姓为谋生而从事贩卖或杂务活动。有的摆摊设床以南腔北调叫卖货;有的走街串巷以唱歌吟曲招揽顾客,其目的都是为了与同行竞争,以多获微薄之利。久而久之,在这些人物中,形成各自的特点或奇特之处,与众不同。有的则因生理缺陷;有的则因其貌丑陋;有的因穿奇装异服;有的以物美价廉闻名;有的以风味独特走俏;有的以用具别致引人;有的以技艺娴熟揽客。各行各业都有这种人物,但以大中城市居多。牡丹江市建国前后,在市场和街道上的摊贩及杂活服务人员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八个怪人”:


(一)、“西瓜黄”。此人姓黄,以卖西瓜为业,人称西瓜黄。40多岁,辽宁口音,头戴一顶凉帽,穿一件白布坎肩,肩上搭条白布手巾。西瓜堆在墙边下,瓜前搭凉棚,棚里有桌凳,桌上放把尺多长、三寸宽的月牙刀,铮明瓦亮。他不住的叫喊:卖西瓜喽!卖西瓜喽!声音宏亮浑园,尾腔拖得悠长曲回。他把刀往桌上拍的乒乓直响,他的刀功过硬,切瓜时手精眼快,瓜份均等,棱角分明。其他卖瓜者不愿与他为邻,因为瓜都让他卖了。卖瓜时嘴里还不停的唱他的卖瓜歌:“西瓜种在南山岗,个大皮薄是沙瓤,吃口西瓜甜如蜜,去暑解渴肚里凉。西瓜一年种一回,人活一年长一岁,您若不买我的瓜,等到罢园别后悔。”买瓜的走向前,不买的也都围着看热闹。


(二)、“花椒王”。此人姓王,是卖花椒面的,人称花椒王。40多岁,河北口音。他有一盘手磨,放在案桌上,桌上还有木盒,盒里放有肉桂等中药材,以显示他的五香面有药效味美之功能。他一面摇磨,一面添料,咀里还唱着他的买卖歌:“葱辣眼,蒜辣心,芥末辣鼻子。辣椒辣咀唇,韭菜辣到脚后跟,小小胡椒辣全身。韭菜韭菜花,二九一十八,大葱蘸大酱,正好二十样。”唱起来柔声细调,引得买客四方来。

(三)、“白美发”。此人30多岁,以卖苞米花为生。小脑袋,脚穿破烂,比较贫穷。平时他挎一只篮筐,里面盛着苞米花和一只碗,到处叫卖。他的舌头短,说话吐字不清,是个“咬舌子”即大舌头。他所喊叫的苞米花,发音不准确,听起来象是“白美发”。由于他人缘好,加上大舌头,发音非常有趣,每到一处,引得一群一帮的孩子们围着他嬉戏,或跟随其后,学喊“白美发”。他一点也没有反感,象若无其事的样子,反而喊得更欢,生意也还好做。

(四)、“面碱黑”。此人50岁左右,中等个子,脸黑牙白,反差鲜明,他经常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卖面碱,有的人就说他“面碱黑”。他一反商人面带笑容的常态,在卖面碱时,眼闪凶光,眉头紧皱,高声叫卖:“面碱,面碱,面碱······”他叫卖的声音短促而威严,象咬人似的。由于他脸色可怕,令人望而生畏,生意不算兴隆。小时候常见此人,不知此人生活上有何坎坷,而又怎样做起面碱生意的。

(五)、“酱油太郎”。是一个卖酱油的日本人。他50多岁,开春就戴上草帽子,穿着宽松的道袍服,连面胡子。他推车摇铃叫卖酱油。奇怪的是在他的酱油车上经常放一只铁笼子。笼子里装着一只花公鸡和一只哈巴狗,格外引人注目。想其本意也是用此招徕顾客的意思。他一摇铃鸡鸣狗叫,买酱油的就知道日本人来了。人们蜂拥而至,争先恐后购买。他用不熟练的汉语说:“酱油的顶好。”或用日语说“肖有娃依”。即“酱油好的意思。”

(六)“菜籽山东”。此人50多岁,山东口音。他卖的菜籽比较全,备货多,价便宜,深受买主欢迎。他也是一面卖一面唱,人们非常喜欢他用浓重的山东口音唱的买卖歌:“春天撒一把,秋天收一担,自己吃不了,市上来换钱,有钱事好办。买包芝麻糖,买把“后堵烟”(尚志县亚布力后堵产烟质量较好。)买斤杂面条买串列巴圈,再去吃顿饴饹面。扯块海昌兰,给俺丫头蛋。买双皮靰鞡,给俺好儿男。买件花布衫,给俺老伴穿。”

(七)“灶王爷”。此人是位修炕灶的。40多岁,中等个子,河北口音。背兜里有铲刀和抹子,手持一根五六尺长的铁丝,铁丝一端系有布条,这既是他做活的工具,又是幌子。他走家串户,一面走,一面喊:“砌炉子,收拾炕,捎带搭火墙,掏火墙子来。”

然后就哼唱着:“西北风,炕好烧,全靠风抽火苗高;西南风,炕冒烟,只因炕帮少块砖;炕头热,炕梢凉,只因烟灰炕里藏;干烧火,不热炕,炕面太厚火跑光;东南西北风,全靠手艺精,啥风都好烧,全凭手艺高。”凡经他搭修过的火墙和火炕,都非常好烧,所以有“灶王爷”之说。

(八)“石匠”。是人们对一位磨匠的称呼。此人60多岁,山东人氏,头发花白,面庞红润,耳聪目明,体魄健康,做磨修磨几十年,走南闯北。做磨技艺娴熟,修磨经营丰富。由于年岁渐老,不再游动做活,在家设有做磨场所,门前有石磨为记。做磨的将石块送来,修磨的请师傅到家。要是磨有毛病,他用锤敲打,就如同医生听诊一样,可找到毛病。然后用铁钎投其磨沟,或剔其磨涧,经作试验、立竿见影,令人叹服。在当时火磨少,且生产能力有限,农户及其部分居民仍靠石磙压米,石磨磨面。他在当时,颇有名气,“石匠”名不虚传。他做磨时,戴上一付眼镜,或用棉球塞耳,以防石渣进入耳目。做起磨来,锤击铁钎叮当响,点点火星乱飞舞。他有一套口诀:“唇紧一道箍,不下带着粗。(王玉莹)

①深沟陡涧,光出麸子不出面。
②食眼不下麸眼高,凤凰头上敲三敲。
③食眼不下麸眼版,缺着石匠两瓶酒。
④唇紧青长,不出纯粮。”
⑤这首歌,是他做磨修磨的经验总结,可以说是他用汗水和血水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注释:

①两扇石磨的边扣的太紧,磨里粮少时一点儿也不下面。但里边粮多了,把两扇磨垫起来,粮面一齐下来就粗了。
②深的磨齿,陡的垅条,多数粮在沟里藏着,磨不着,不等磨成面就从磨唇排出来。
③应下粮的眼而不下,即是麸眼的凤凰头(眼圈)高了。必须用锤把麸眼凤凰头敲去2-3毫米。
④如麸眼的凤凰头更高了,所以反到在麸眼中往上呕(吐出来)。缺两瓶酒,即应找石匠修理之意。
⑤唇边不是平面而是圆的,应在每道沟的出粮处有小豁口。“青”就是在每道磨齿上磨中心处的脊背,到磨边的五公分处由窄到宽,宽不到3毫米,是平的,就用它磨面,这就是“青”。“青”太长了,磨中心的麸子也磨细了,与面混合一起,用箩筛选不出来,所以叫不出纯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