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广西蔗糖产品有五种:①黑片糖,即浊而黑者;②黄片糖,即清而黄者;③赤砂糖,即一清者;①白砂糖,即双清者;⑤冰糖,即凝结成大块,坚而凝,黄白相间者。这些产品除供应国内华北 西北及辽东各地外、其销路远达日本及南洋群岛各地。
开写传记品牌,立足广西,覆盖广东、贵州和云南,专注于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家族企业创业精神传承、行业历史研究,如果你想找人代写企业传记,代写企业发展史,了解代写企业史价格费用,马上联系开写传记。
从明朝开始,我国对外贸易有了新的发展,蔗糖成为东西方贸易发展的重要商品之一。15世纪郑和7次(公元1405-1433年)下西洋,掀起了闽、广人民去西洋的热潮。15世纪20-30年代,泉州人从西洋引进了“黄泥水淋”褐糖分蜜脱色法制成白沙糖(上层称洋糖)。40年代这种方法传到莆田。16世纪20年代才被官糖局采用,全国蔗糖产区包括广西在内都推广应用这个方法,使当时的白沙糖质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条件。但那个时候对外贸易
额并不很大。
15世纪的欧洲,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欧洲人企图饶过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控制的欧、亚、非纽带地区,另外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以取得东方的香料、蔗糖、丝绸和瓷器。葡萄牙船队在亨利王子推动下,沿着西非洲南下。他们在西部非洲掠夺了大量黄金和奴隶,又掀起了欧洲人向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潮。到了15世纪末期,哥仑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辟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从此东西方航海贸易直接接触,展开了世界历史新的局面。
在初期世界市场中,蔗糖被列为重要商品,它和香料、黄金一样,是殖民主义者掠夺的主要对象。当时西方是没有甘蔗的,也不懂得用谷物熬糖,人们只能吃到一点用蜂蜜或水果做的甜食。十字军东征时,西方人在叙利亚沿地中海平原初次认识了甘蔗,从此他们把蔗糖列入调味香料一类之中,驻埃及十字军菜单上,所用的调味香料中特别重要的是蔗糖。法兰西人(泛指地中海西北部包括法国人、德国人和意利人的古代居民)把蔗糖和香水、香料放在一起作为一种新的享受物品。
从那个时代起,蔗糖是传入西方的第一种美食,再没有别的东西能够这样适合西方人的口味了。此后,西方人便养成吃蔗糖的嗜好,列为生活必需品,在西方人家庭经济生活和医药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把蔗糖认为是一种昂贵的美味,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它:而且还被认为是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神奇药粉,从中古时代许多处方笺上可以看到,蔗糖的使用价值不在于它可以使食物变成甜味,而在于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使人身体得到健康的特殊功能。
可是,在那个时候,蔗糖贸易一直垄断在阿拉伯和土耳其商人手中,西方人要想吃点蔗糖需要付出很高昂的代价才行,自从西方人经由好望角到达东方的愿望得到实现后,蔗糖就可以在太平洋各岛大量购买,这个时候我国白沙糖便成为一种新的商品,和丝绸、瓷器一样,在外贸商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东西方航海贸易直接接触,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直接刺激着我国种蔗制糖的繁荣昌盛、广西和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渐江以及苏,皖、川,鄂等省,凡能种甘蔗的地方都纷纷发展种蔗,由蔗农自行榨蔗制糖。这时我国制糖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的资本家开设糖坊,春季以资本借给蔗农,冬季收蔗农制出的红糖作为本利,进行预付货款和低价收购的双重高利盘剥;然后雇工将红糖用“黄泥水淋”分蜜脱色法制成白沙糖,上层的“洋糖”售给海商运销东西二洋,中层黄白糖在国内销售。旧糖未销完,新糖又堆积起来,资本愈积愈厚,因而致富。
在这一时期内,我国蔗糖业获得大规模地蓬勃发展,决不是偶然的和孤立的,它是与这一时期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贸易集团在亚洲各地争购蔗糖,以及我国海商把蔗糖大量外销,争取在世界贸易市场掌握蔗糖商业的领导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贸易集团也想把掠夺的殖民地发展为糖业基地,他们把大西洋上马得拉和加那利群岛的印度蔗种带到圣多明各和波多黎各,以后又带到古巴和西印度群岛其他地方,以及墨西哥、秘鲁和巴西等地,利用虏掠来的黑人垦荒栽种。但由于初期引种的印度细秆蔗种出糖率低,种蔗和制糖缺乏经验技术,加以受虑待的黑人奴隶进行反抗,产量少、质量低劣。他们仍须向亚洲各地收购大量蔗糖才能满足需要。我国海商掌握到国际贸易市场情况,牢牢控制着这项商品贸易的领导地位,从而促进了种甘蔗制糖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兴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