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漫画葛朗台•陈——开写传记创始人回忆录(100)

 老照片回忆录     |      传记作家陈骏    |      2024-12-16


大概2003年的一天,我的合作伙伴(股东)在一次水彩造型课上半真半假地快速为我画了一幅水彩漫画——葛朗台•陈,“暗讽”我们合作过程中我的“精明”。他是一位艺术家,曾公派日本留学一年,学习造型设计;在中央美院进修毕业后,来到厦门。我们一起创办了一间动漫画培训中心。由于这之前的五年间,我潜心研究个体进入文化创意领域的途径——广告创意策划、传媒杂志运营、图书出版、动漫画等等(都是以创意策划为源头);1998年,厦门环岛路通车以后,厦门渐渐有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微弱呼声,到2003年呼声渐高,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大家突然明白:原来动漫画行业好发展,待遇高。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打出了自己的招牌,创办了当时比较有规模的一个动漫教育平台。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响应者众,发展势头是不错的,但由于我们合作过程中经营理念和利益诉求不一致,有分歧,终于在2009年黯然落幕。他搞起了园林景观设计,我和一导演捣鼓起动画剧本……这其中的种种波折如同小说。

“我相信碰上如意的合作伙伴比找到中意的老婆难。”我相信这一点。如今,我是一名传记作者,也有不少人叫我“陈作家”。于我而言,代写别人的回忆录是容易的。但回忆自己的过去往往有不堪回首之感——我那些美好的想象只能是想象的美好。

说得有点远了,美好的事情也很多。在厦门的文创产业史上,有两件事情是值得我骄傲的。一是厦门马拉松赛事。1998年9月环岛路刚通车,我漫步路上这个念头就冒了出来,还给报社打过电话说这件事,因为体育赛事是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厦门动画金海豚奖。大约在2005,或2006年吧,我想厦门动画界应该有个金海豚奖,因为那时北京有个金猴奖(动画《大闹天宫》),四川有个金熊猫奖,那厦门当之无愧应该是金海豚奖,我还煞有介事写了一份品牌命名分析报告。不过这报告一直躺在我的电脑里没有发出去……

你看,由一张水彩漫画就想了这么多。当你看到自己过往的一张照片,你能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