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传记是塑造企业家IP的合适选项——基于自媒体时代的人格化品牌战略

 个人品牌故事营销     |      传记作家陈骏    |      2025-03-17
开写传记企业家IP塑造启蒙课继续为你分享。

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家IP依赖权威报道;而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发声”的特性要求企业家主动参与内容生产。张朝阳与周鸿祎的直播夜跑、雷军的日常短视频,均以真实互动打破用户距离感,实现“去中心化传播”。这种模式下,企业家传记成为系统化输出个人叙事的合适载体。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已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品牌价值的核心载体。企业家IP的本质是通过人格化塑造,将企业价值观、文化内核与个人特质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情感共鸣的信任纽带。这种信任不仅是消费者决策的基础,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资产。
 
企业家IP有三大功能:1)信任背书:相较于冷冰冰的品牌广告,消费者更倾向于信任具象化的“人”。例如,雷军的小米汽车发布会通过个人影响力实现4分钟破万台订单,正是其IP公信力的直接体现;2)流量引擎:企业家IP自带流量属性,可为企业节省巨额营销费用。周鸿祎通过“迈巴赫拍卖”“车顶模特”等话题,为哪吒汽车带来超71万条关联舆情,直接转化为市场关注。当然,这些都是知名的企业家,普通的创业者一样可以借鉴;3)品牌人格化:乔布斯以“极简主义”设计哲学赋予苹果灵魂,马斯克以“火星殖民”愿景定义特斯拉,均证明企业家IP能将抽象品牌具象为可感知的价值观。
 
企业家传记并非简单的生平记录,而是通过策划的叙事策略,将企业家经历升华为文化符号。其核心在于构建“冲突-成长-价值”的故事线,强化公众对企业家精神的认同。避免“造神式”美化,需呈现多维度的企业家形象。例如,马斯克在传记中既展现工程人才的一面,也暴露暴躁性格与管理争议,反而增强人物立体感;周鸿祎通过“3Q大战”“车评人争议”等冲突事件,塑造形象;雷军以“雷布斯”“雷斯克”的戏称主动制造话题,将外界评价转化为传播势能;同时,传记需深挖企业家背后的文化基因。董明珠的“铁娘子”标签,均与其企业战略契合,形成差异化认知;不能忽略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刻画创业艰辛、传递价值观,激发读者共情,将个人IP升华为精神图腾。
 
 
企业家传记从个人经历叙事到为企业赋能。比较好的企业家传记有三大价值:1)市场价值:山姆·沃尔顿的《美国制造》不仅讲述沃尔玛发展史,更将“低价惠民”理念植入消费者心智,推动品牌忠诚度;2)资本价值:马云通过自传输出“新零售”“全球化”愿景,吸引资本关注并支撑阿里巴巴的扩张逻辑;3)社会价值:任正非在传记中强调“科技自立”,将华为危机转化为民族企业责任感,赢得公众支持。一般的企业家传记可以作为企业文化学习读本;塑造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企业家传记如何成就设想中的IP呢?
 
我以雷军与小米的“梦想叙事”为例进行说明。在《一往无前》等传记中,雷军将“性价比革命”“为发烧而生”等理念与个人创业史绑定,塑造“理工男逆袭”的平民英雄形象。其跨年演讲、产品发布会均延续这一叙事,使小米从手机厂商升华为“国民科技品牌”;周鸿祎的“反套路IP”实践。通过自曝“动奶酪”争议、自嘲“红衣车模”,周鸿祎将传记内容转化为社交媒体话题,以“真实”对抗。这种“不装不端”的策略,反而赢得年轻群体共鸣,为360集团注入活力;再举一个例子是马斯克的“科幻式叙事”。《埃隆·马斯克传》以“火星殖民”等为主线,将其商业决策包装为人类文明探索。这种宏大叙事不仅强化特斯拉的科技标签,更吸引全球拥趸,形成宗教式崇拜。
 
传记作家在策划企业家传记过程中,须避免过度包装,还要为精神传承预留空间。开写传记,开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