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餐饮企业商学院——餐饮企业家品牌传记(1)

 餐饮创始人传记回忆录     |      传记作家陈骏    |      2025-01-19



(红杉树人物传记工作室陈骏专栏文章)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写道:“我们处在一个液态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地流动,不断升级。”这种流动和升级,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带来了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在餐饮行业中特别明显。同行竞争加剧,跨界竞争难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过往成功经验难以应对未来,餐饮新概念新玩法花样翻新。

如今餐饮行业门槛越来越高,逐渐脱离传统的餐饮模式,成为品牌设计公司、农业种养公司、食品工业公司、供应链公司、大数据信息产业公司、物流仓储公司、教育培训公司的混合体。面对市场变化,餐饮企业如何面对?彼得·德鲁克说:“没有人能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

餐饮企业家作为品牌操盘手,怎样实现品牌规划目标?前行的路如何走?如何走在变化之前?建立自己的商学院,为餐饮战略规划保驾护航。
企业商学院首先是比较优秀企业、比较知名企业的产物。其次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为了做大做强的战略性投资。其目的是培养与盘活企业内外部人才资源与企业智慧资产,服务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商学院是公司进化的产物。1955年,世界上首所企业商学院诞生于通用电气公司。目的是激励、联结和发展通用全球范围内的“明日之星”。本质上是为通用的发展连接人才资源,赋能未来。现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大部分公司成立了企业大学或企业商学院。在国内,国内知名企业大部分有自己的企业大学或企业商学院。从企业成长到基业长青,企业商学院是标配。

企业商学院是知识孵化器,高绩效聚合器。将个人知识企业化,将企业知识系统化,将系统知识价值化,将价值知识利润化,为企业发展战略保驾护航。查理·芒格说过:“光靠已有的知识,你走不了多远。”这句朴实的话语,投资行业适用,餐饮行业同样适用。一家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根本在于自身团队组织力、执行力的持续提升。组织能力的提升,则需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所以,打造学习型组织,成为渴望基业长青的企业的迫切需求。

餐饮行业竞争模式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公司与个人的学习力快速提升变得越来越重要。毕竟人才战略的高度决定了企业战略的高度。未来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学习型组织,谁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谁就能笑到最后。

人是一切资本的携带者,其他资本只有附于人才能增值保值。企业经营的本质是经营人。我把企业的“企”拆开,上面是“人”字,下面是“止”。企业如果没有人,也就没有企业了。未来企业竞争一定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就在于快速培养人才。“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一定是超级学习体。
学习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学习力将成为一家企业核心的竞争优势。
企业发展的高境界就是成为一所好大学。

优秀的企业商学院,将成为未来区别比较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重要标志。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面临的挑战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或者说是我们熟视无睹的,看不见的挑战危险。企业的人才储备跟不上市场发展速度,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只有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企业商学院,企业才能系统、全面、持续地为企业发展战略赋能,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业长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决胜千里。企业商学院就是应对变化的利器。

你可能认为,这和企业培训中心不是一样的吗?不就是换个名称吗?传统的企业培训中心往往隶属于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和实际工作是两层皮,难以支撑企业战略。培训容易走形式,效果打折扣。商学院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员工稳定率,迅速提高员工技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而且,商学院的未来定位是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内外资源的聚合器、企业生态的链接者、企业创新的推动者。引领企业,赋能企业,而且必须是品牌创始人或品牌操盘手亲自管理,唯有这样,才能发挥商学院的作用。

另外,使命和愿景不同。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人来到一个建筑工地,那里有三个人正在工作。他先问头一个人:“你在干什么?”
那人说:“我在砌砖啊。”
他接着问其它人:“你呢?”
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修一堵墙。”
然后他又走到另一个人那里,问他:“你又在干什么呢?”
那人正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干活,对他说:“我呀,我在修一座教堂,我为上帝的荣耀而工作。”

商学院就是我们餐饮人心中的大教堂。

如果我们的创新速度和效率得不到有效保证,那么就很容易小富即安,成为温水中的青蛙,身处时代洪流之中而全无觉察,顺流而下,容易被冲垮。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两个三年发展规划只能“纸上谈兵”。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让我们走向永无止境的创新之路?如何让我们胜不骄败不妥,永远拥有打胜仗、打硬仗的必胜信念?成立商学院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