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风云过——代写老人回忆录范例《峰顶之岩》节选(38)

 作品节选    |      2025-07-21

(图为回忆录《峰顶之岩》主人公和丈夫金婚纪念照片)


回忆录写好后,怎样写后记?后记应该写哪些内容?以下出现的对话人物,多多少少都提供了内容。这些内容非常碎片,涉及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跨度大,回忆录主人公90岁,三弟和迎新70多岁,三弟还脑梗,说话困难,这些碎片化的对话场景,就像电影之后的花絮,让读者回顾、唏嘘不已,浓浓的亲情、调侃、时间的残酷,跃然纸上……

后记:“记下了给谁看?”
 
2023年9月13号,我又想起个事来。我爸在哈尔滨上学的时候给我买过一双蓝灰色的手套,还有个双肩小书包,呢子的,挺时髦的。我上小学时,比如碰到学校要钱,做校服,向当家爷爷要钱可费劲了。我字写得好。别的同学字写得好,老师画一个圈,我的都画二个圈。我姑姑把我的字拿回来给当家爷爷看,以后向他要钱可爽快了,呵呵呵!
 
我过90大寿的时候,(略)一大家子都来了。
三弟、迎新、秀萍和小悦在一起唠嗑。

三弟说:“我和我姐在桦林的时候,上山刨过草药,绿虫子落在我姐头上,我姐被吓哭了。”
小悦:“干嘛用啊?”
三弟和迎新:“卖钱。”
小悦:“多大时候啊?你和我妈一起去挖啊?”
三弟和迎新:“嗯,64年前,我正式上班前。”
迎新:“咱们家在桦林那会儿。”

“我和我姐在桦林还种过地,没经验,不会种,地主的孩子小时候也没学过。种了地,呵呵,然后还被花鼠(松鼠)给吃了……”  

小悦:“东山的地给耗子吃了?西山的地给花鼠吃了?”

三弟:“嗯,呵呵,我中学毕业了,我姐在桦林结婚了……有一次掉菜窖里了……我正式工作之前干过很多零活,什么活儿都干过,嗯,榨过油,还帮过杀猪退毛儿,然后干过银行代办员。”
三弟和迎新:“那会儿成分不好,活儿找不着。”
小悦:“嗯,我妈在银行干活,你们在外面找活。”
……
小悦:“还能想起我妈什么事吗?”

三弟:“嗯,我姐对弟弟妹妹和老娘都特别好,银行分东西,都先送到老娘家,给弟弟妹妹和老娘吃,包括沙果儿啊,还用我姐的粮本儿买粮食。……银行过年开联欢晚会,还有开运动会得的奖品,都给老娘和弟妹了。”

“我姐把奖品给老娘送去的时候,还跟老娘说,感谢你给我生了一双好腿,能跑能跳。”

迎新:“我和你三舅处对象的时候,他说咱俩不管成与不成,能不能过在一起,你打我骂我都可以,必须对娘好,对我姐好。他说我姐土改的时候多么不容易,一米五几的个子,二姑从哈尔滨来木兰县接我姐的时候,我姐只有一个小花被子,脚都伸不开……”

迎新:“土改的时候,你姥姥藏有一双银筷子交给亲戚保管,后来没事的时候,二弟上门去要,亲戚说这东西已经丢了,呵呵!”

小悦:“呵呵呵!大人去要才行啊。”
小悦:“我妈在家里确实起到大姐的作用。”
三弟:“哎呀!起的作用大了。”

迎新:“哎呀!那是主力军啊。钱全给娘家花了,你二舅、三舅上学全指望她,你二舅还在哈尔滨上学,费用大呀。成份不好,结婚那么晚,家里负担这么重,谁要啊?……62块钱工资养这么一大家子。”
小悦:“要不然她写老王家回忆录呢?费尽心思给老王家作贡献。”
三弟:“哪可不?”
……
 
“记下了给谁看?”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好呢,甚至我没想过。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王家的悲惨历史,谁该看呢?谁该记得呢?”
你们怎么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呢?
你们怎么看待王家的百年沧桑呢?
你们能有一点思考,不辜负一个90岁老人的一点心思就好了。
 

 
百年沧桑风云过——代写老人回忆录范例《峰顶之岩》节选(38)

家族回忆录案例《王岫岩回忆录》

在访谈中,老人多次说:“你瞧我这一辈子,够倒霉的!”这个观点也是老人放不下的心结之一。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这这本回忆录里——一个从山东闯关东家族的百年兴衰史。...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