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朴素的理念,现在想想,可以用来做商业范例了。要知道,直到2000年以后,我们身边的商业超市,才应用了这些办法。
父亲开始重操旧业,干起了木匠活,给人们打家具或者在工地上做门窗,维持家用。我当时假期也没有什么事情,偶尔和父亲一起做做木工活。经常早出晚归,确实也体验了父亲维持一家子生活的不易。
1989年的一天,工地上门窗赶得急,父亲领着我晚上加班。一直干到快午夜的时候,父亲由于过度疲劳,突然身体发软,浑身发抖。我有点担心,提议该回家了。父亲不同意,用很微弱的声音对我说:“这批活如果今晚做不出来的话,会影响明天其他人的进度的。”无奈,只好继续撑着干。不久,父亲实在撑不住了,斜躺在一边。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就好像刚刚发生一样。
夜风阵阵,一间昏暗的木工房,凌晨二、三点,父亲脸色惨白,躺在木头刨花堆里,用来让身体暖和一些。用微弱的声音,指导着我这个小木匠。快清晨的时候,才完工回家。这是我难忘的一次,自己独立完成的一批木工活。父亲信守承诺,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虚弱的身体。如果是我独立承担的话,我会这么做吗?我想,我真的做不到!
父亲用实际行动,给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堂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