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写传记每日一问:“不同的作者或传记公司回忆录代写费用为什么差别大?”
新闻 | 传记作家陈骏 | 2025-05-03开写传记每日一问:“不同的作者或传记公司回忆录代写费用为什么差别大?”
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想找人代写自传回忆录的人都有的一个疑问。每当我接到这样的咨询,我都会向对方耐心解释:“文字的东西是非标准化的,不是超市货架上的标准化产品,很难有统一的价格;千人千面,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提供的资料包括口述水平不一样,字数也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反映在费用上,自然有所差异(大概的价位还是有的)。
20多年前,我给客户写一个品牌故事能收5000元(算不错的),而我的一个跟班吧(我在一家公司当品牌部经理,他是普通职员,勉强能写点促销文案之类的),隔了二年,不知他通过什么途径,竟然在一家4A广告公司上了半年的班,等于“镀了金”,有了这个背书,他给客户写品牌故事能收到15000元。”
曾有人向我咨询(一本回忆录都没写过,想干这行当):“我要把它做成标准化产品,统一价格……”
我听到这样的话,马上不想和对方说下去了,你一本都没写过,就要标准化,这是标准化的事吗?你怎么标准化?按字数收费?按字数收费太容易了(你给我3万字的资料,我能给你写出30万的一本书,而且让你感觉不错)。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多年来,有资本和我探讨——要把这行当做成平台化,我说这行不通,市场容量太小,还记得国美电器的创始人要做家装平台标准化——把家装行业的全产业链都集中在一起吗?根本做不起来,有市场容量,有刚需也做不起来,原因就不在这里讲了;北京的、广州的、成都的、杭州的,等等都有人和我探讨过类似的问题。
我认为:代写这行当,如果也算一个职业的话,也是很边缘化的职业,自古有之,国内外皆有,被称为影子写手就是明证吧。这就是一个手艺人干的活,和木匠、泥瓦匠、油漆匠,甚至马路边补鞋的摊子没什么两样。当然,一个手艺人手艺的好坏,和收费标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去年有媒体想采访我,我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但媒体不爱听,媒体都是跟风的,他们愿意把这个看成“新大陆”“新风口”,吸引一点流量。
投机的人、想“挣大钱”“挣快钱”的人、把这行当看成“赛道”“风口”的人多数是做不好,走不远的,当然也会失望。
这年头,常识很贵!
这个边缘行当适合那些对自己的非虚构手艺孜孜以求的人,有一点小小的工匠精神的人,属于真正敬畏客户,为客户负责的人。
去年我装修一套房子。装修公司硬装全包。家人同事介绍的,见面的瞬间我就决定让这家公司装,虽然我之前就知道他们的费用比别人贵二万多。为什么?一是我知道施工工艺、材料和服务是有价格的;二是老板阳光,没有一点商人的粉饰之气(一切都好好好)。开始装修后,确实给我派了很好的水电工、瓦工、木工,包括监理。这些工种10多年都全职服务这一家公司(不是“马路游击队”,不是“草台班子”),如果老板为人不行(扣工钱、拖工钱等),这些人不会为你一直干的;从老板的角度,如果这些师傅手艺、性格、态度不行,老板不会长期和你合作的,而且给你的工钱不会高于平均水平。
瓦工师傅外号“海哥”,和我聊得多,他说:“我的工钱在北海业内算高的,老板从不拖欠,甚至可以提前预支。和我一起干瓦工的好多家乡人(钦州浦北)都回家了,没活干,因为市场小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态度和手艺不求上进,老板不用你,你怎么办?(小城市这圈子也有限)”
所以,回忆录写作也是这样。
不同的作者或机构代写回忆录费用差别比较大。比如开写传记的价格区间:2万至十几万都有,为什么跨度这么大,比如说就是很普通的回忆录,二三万字的容量,也就2万以内,还包括排版、封面设计、校对和部分图书印刷;正常的十来万字的自传回忆录费用大概5万元左右;企业家传记、个人品牌塑造类传记故事,费用在5万到10多万之间。具体的费用需要经过个体评估后决定——回忆录主人公或传主的人生经历、提供资料的多少、主人公自己提供还是其他人提供一起提供、提供多少、主人公口述水平、有没有要求时间、用途、对文字品质的要求、是否要求见面访谈、回忆录的时间跨度、单一主人公还是多主人公多主题多时间线叙事,等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才能评估出具体价格。
还有,想找人写自传回忆录的人一定要有价格和品质挂钩的意识。只讲价格,不讲品质那是耍流氓。所以,单纯比价格没有意义,除非你有预算限制;想找人写自传回忆录的人一定要看看作者的经历、作品案例(真实的,自己写的案例),关键是作者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在很多层面上要高于客户,一个从头到尾仰望客户的作者是写不好传记回忆录的。
别忘了,你想拥有传记回忆录的目的。我啰嗦这么多,希望对于你理解本篇主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