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簿里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创始人回忆录(20)

 开写创始人故事     |      开写传记陈老师    |      2020-06-14


我对90年代广告业的大事记如数家珍。
 
我的剪报簿里有二块广告牌新闻的剪报,一个是纽约曼哈登时代广场“三九药业”的霓虹灯广告,一个是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北京瀛海威公司的巨大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1995年,我买过二本书,一本是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另一本是比尔·盖兹的《通向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阿尔文·托夫勒描绘出这样的景象:这是一个无限开放无限扩大的信息世界,打开网络,令人头晕目眩的海量信息纷至沓来。对于入网的用户,世界从来没有如此开阔而又如此亲近。比尔·盖兹则具体地说:在未来,每家每户都有一台电脑,每台电脑都用电话线连在一起。不用出门,你就能在电脑上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不用出门,就能购物付款,然后等别人送货上门。
 
我看这二本书的时候,感觉像看科幻小说,这不是广告行业的事。那时电脑是高科技的象征。1992年我所在的广告公司,准备买一台386的微机(电脑),从北京来的二个人报价是一万多,因为太贵,公司没有买。1994年公司花了3万多从上海买回了微机和刻字机,这算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高科技设备了。
 
书店里,关于微软“视窗”的书很好卖,电脑打字是很多女生向往的体面的工作。
 
其实,那时,我有一位高中同学刚计算机本科毕业,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卖电脑和打印机。时不时我们还有来往,只问过他会不会编程?他回答说,要编程还要继续深造。我并没有向他请教计算机对个人的影响。我对新技术的革命是麻木迟钝的,根本没有意识到个人在其中的发展机遇。这也是任何时代,普通人和在时代发展大潮中能够研判趋势,抓住机遇,成为时代英雄的差别。
 
2000年以后,当我准备互联网创业——创办动漫垂直门户网站的时候,我才得知:1995年,当大学英语老师的马云创办了“中国黄页”门户网站。从中科院辞职的张树新创办了“瀛海威时空”门户网站——面向大众个体、面向家庭的信息服务网站。我的印象中,当时的媒体都把瀛海威看作是中国互联网启蒙者的角色,但当时的第一代网民创业者都没有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谁能坚持到最后,才能成为赢家。
 
当一个新兴产业刚孕育胚胎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出口在哪里,方向在哪里。很多时候是雾里看花,横冲直撞,歪打正着。
 
1995年,绝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不知道“Internet”,有资料说是马云开始叫“英特网”的,另外,当时的技术也根本无法实现互通互联,但这是互联网技术变革的前夜,暗流涌动,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