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写传记:意识流小说技术能用于回忆录创作吗?
人生故事研究院 | 传记作家陈骏 | 2024-08-28虚构的小说可以运用意识流表现手法,非虚构的传记回忆录同样可以运用。不管是“他”人称,还是“我”人称,都可以思维跳跃,采用非线性讲述手法,大量采用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等。
通常来说,小说作者全知全能,掌控人物内心世界,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表现和塑造人物。有意设计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出来了,人物也就出来了。所谓塑造人物,简单来说就是描写人物关系。
意识流小说是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强调主观感知和体验,强调真实生活。回忆、推理、想象、印象甚至梦境、幻觉等都可以用来表现人物情节。
伍尔芙如此解释意识流:“头脑接受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而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镌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如果作家能够依据他的切身感受而不是依靠老框框,结果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最终结局。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灯,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传达这变化万端的,这尚欠认识尚欠探讨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现多么脱离常轨,错综复杂,而且如实传达,尽可能不掺入它本身之外的,非其固有的东西,难道不正是小说家的任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