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写回忆录,往往纠结用什么语言风格。其实,没有必要。平常说话的风格就是你写回忆录的风格。
开写回忆录公司,为你代写自传,代写回忆录,代写《我这一辈子》传记。
语言形象生动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语言的特点是形象生动。作为记实非虚构文学的回忆录,不但要求其语言形象生动,而且要求行文富有撰写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个性特色。在这方面一些作家写的回忆录表现尤为突出。例如郭沫若的抗日战争回忆录《洪波曲》,茅盾在《新文学史料》上连载的长篇回忆录,陈白尘对五七干校的片断回忆《云梦断忆》(载《收获》1983年第3期)等,都是语言生动、富文采的佳作。它们不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叙述语言的生动形象。回忆录的叙述语言,是指作者讲述事件所用的语言。因为是作者的语言,所以在不影响真实性和把事实叙述清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人不同的风格,或藻饰、或质朴,显得自由灵活一些。先看杨得志的《横戈马上》最后一章最后一节中的一段文字:
“23日,我们在太原城下鏖战正急,即将发起最后攻击的时候,传来了南京解放的消息。统治中国二十二年,给中国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灾难、痛苦和屈辱的蒋家王朝覆灭了!震耳欲聋的连天炮火,刺破夜幕的曳光飞弹,随着腾空纷飞的捷报,和着战士们兴奋狂热地呼喊,震动着太原城。24日破晓,阎锡山苦心经营了三十八年的太原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从发起总攻到红旗插上太原城头,仅用了四个多小时。
什么叫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什么叫排山倒海、势如破竹?什么叫跃马横戈、攻无不克?什么叫势不可挡、所向无敌?我想,1949年4月的这几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江南北、黄河上下的壮举,完全可以体现上述词句的含义。”
作者杨得志同志在这里对太原城下鏖战正激的战场氛围的形象刻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欢庆解放的豪放之情溢于言表,真可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颇具军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