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老人回忆录的七大步骤——论传记代写者的自我修养(6)
人生故事研究院
|
开写传记陈老师 |
2020-05-24
为了使老人回忆录的史实性和文学性两者兼美,“写手”就有必要尽可能的获得大量素材,便于选材,完成代写回忆录。在协助老干部代写回忆录过程中,“写手”对于获得素材,寻求在重要情节上足以说明问题的细节,是积累一些经验的。在协助写稿中,一般采取这些方法和步骤:
一、先求轮廓,再追细节:
或者称之为“先白描,后着色。”即是在口述者口述材料后,先整理成提纲或者初稿,再逐段逐节的补充细节,加工渲染。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重大的事件和整块的情节不致遣漏,一是先明确了主题,确定了基本结构,便于素材的取舍。
二、先求行动、再追思想:
一般口述者习惯于也易于谈出大的场景、大的行动、大的动作,不习惯于也难于谈出细致的思想感情,但在大的行动谈过后,谈深入细致的思想感情也就方便了。而且只要动作性的细节己经谈出后,“写手”捉摸当事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有了基础。
三、突出一点、四处开花:
这种方法有多种使用,在口述者口述一段较为生动的材料后,“写手”立即整理出来作为“范例”,要求口述者依此继续口述材料;或者在口述一个生动的能在重要情节上说明问题的细节后,立即要求口述者多谈类似细节,均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更重要的,在口述者与代笔者合作完成回忆录后,立即“跟踪追击”,一般均能再写若干增补篇,甚至可以依此而发展成为另一本回忆录。
四、遇事细问,遇人细追:
每当口述者说出一个新的情节,说出一个新的人名时,必须要求口述者详加介绍,常有意外收获,甚至一篇新的回忆录也就从这一线索而获得了。
五、多设问题,反复搜寻:
当“写手”获得事件轮廓以后,必须设计出搜寻细节的访谈提纲,提出设身处地的启发性问题。而且应该注意到这种情况,口述者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就没有注意到,或者事隔多年忘记了,这就需要“写手”身临其境地设计启发性问题。
六、一问遇阻、换题再问:
常常有这种情况,事先有所准备的问题得不到湍意的答复,就需要事先估计到,拟定备用访谈提纲。
七、合理想象、引导回亿:
当口述材料完毕后,动笔代写回忆录时,应该是一切材料具备了,可是,有的时候还是不行,仍是感到不足,这就需要在下笔的时候,辅以必要的合理想象了。代笔者运用想象应在两个必要的条件下,才能被允许,一是把运用想象作为发现真实细节的手段,口述者提供的细节不具体,可以先以想象的细节暂时代替,借以启发口述者,从而获得真实的细节,即所谓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