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退休老干部们就有写革命回忆录的传统。
过去,退休老干部们大多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一旦掌提文学这一武器很可能会写出不错的回忆录作品来的。但是,他们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及暂时还不太熟悉文学形式,怎么办呢?
找靠谱的人代写,协助老干部们撰写回忆录,是不错的形式。大概有三种方法:一是原稿本身很精彩,只需稍加编辑的;二是原稿有基础而未写好,由“写手”加以整理或补充材料加工写成,或者原稿只提供线索,由“写手”采访代笔的;三是没有原稿,经过口述,由“写手”记录后代笔的。主要的方式是第三种。这第三种形式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民间口述史。
口述代笔是比较好的方式,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写出回忆录来。
过去的回忆录,退休老干部们大部分写的是革命故事,淡化个人生活;而现在呢,大部分写的是,自己一生的荣辱兴衰和生活感受,以个人角度比较多。
在协助退休老干部代写回忆录过程中,老干部对“写手”常常是又满意又不满意:满意的是:终于把他叙述的材料整理出来了;不满意的是,整理出来的材料距他原来想表达的有差距。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取材上,退休老干部们着眼于比较重大的史实,迫切要求把它写出来,以免史实湮没;而“写手”却被一些次要的却是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
在主题思想上,退休老干部们首先考虑到代写回忆录完成后,用什么教育人,而“写手”却首先考虑回忆录怎样才能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在具体写法上,退休老干部们总是竭力避开谈个人经历,常常说:“我有什么,党的领导嘛,上级的指挥嘛,群众的英勇顽强嘛。”而“写手”却需要追究个人活动方面的细节;
甚至在回忆录写成后的署名上,也有一场“斗争”,退休老干部们不愿写上自已的名字,要多次说服才愿署名,而有些“写手”却热衷于在回忆录的结尾写上由谁记录或由谁代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