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品牌传记《房车以后》节选(49)

 作品节选    |      2021-02-16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同年,工匠精神被《咬文嚼字》杂志评选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同年12月中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发扬“工匠精神”。 中国的国家战略提出重视实体经济、发扬工匠精神,打造国家品牌,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2015”一道,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

“工匠精神”两进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在新常态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回归初心,重拾工匠精神。

据新闻报道,截至2012年,在中国,创业历史超过150 年的企业仅有六必居、张小泉、同仁堂等9家。2013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长寿企业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这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答案就是工匠精神。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世界。木匠鼻祖鲁班、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造桥匠师李春、棉纺织专家黄道婆、万里长城、故宫建筑、赵州石拱桥、西安大雁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匠大国”,房车以后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房车以后传承工匠精神。

工匠在今天究竟指什么呢?工匠有三个基本内涵: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工匠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能够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对它的迷恋;它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工匠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

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呢?

工匠有表层工匠与深层工匠之分,就像人生有表面经历和深度经历一样。表层工匠们通常大肆宣扬他们的方法、工作过程,以及他们创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而深层工匠们不在乎传播媒介,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改变我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方式。一些工匠露出“纯粹的野心家”本性,而一些工匠则非常低调,甚至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真正的工匠只会被事情本身的趣味激发,并不受奖励的驱使。

所有的工匠在内心都有一个不可磨灭的梦想和目标,那就是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内做得更好。工匠们不遗余力地坚持着这个梦想,将其当作人生的信仰和支柱。

忠于自己擅长的技能 很多人都渴望成功,然而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却只占很小一部分。人们热衷于对成功者进行研究,得出一定的结论,希望缩短自己与成功的距离。

哈佛大学的D·伯恩斯教授就曾对一部分成功者做了研究,他发现成功者都有一个非常独特又非常普通的共同特点:忠于自己最擅长的技能。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擅长的方面也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智力超群,有些人情商极高,有些人平衡发展,成功的人往往会把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他们可能从事着不同的行业,担任着不同的职务,但他们都发挥出自己擅长的优势,做到很好。

努力让自己成为“人”而不是“机器人”,用心、用手才是人,只用手就成了机器人。独具匠心,成就经典,中国古代有“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工匠技艺。

新时代的一流匠人,不断自我进化而非僵化,新匠人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可以更艺术,审美可以更性感,思考可以更大胆,唯有自我进化,才能与时代共振!一流匠人懂规矩、守规矩,有定力,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踏实做人,勤奋做事,干一行爱一行。有敬畏之心,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高尚的人,敬畏圣人的话。而小人不知道天命而不敬畏,轻慢有道德的人。

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傻傻的人做傻傻的事,不知偷工减料,不知走捷径,除了认真还是认真。其实,那些看起来笨拙的东西,反而让人更出众,反而是我们更需要的。能在聪明人中间赢,靠的不是聪明,是那些“本质”的东西:匠心、执着、用长时间去发酵沉淀的东西,或者认真做自己、不用心机和技巧去粉饰的东西。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体验,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

我做人做事愚直认真,凡事不凑合。这是我16岁开始上班当出纳员就明白的道理。

“如果劳模精神成为房车以后的灵魂,能给我带来什么?能给别人带去什么?”
 
 

 
传承工匠精神——品牌传记《房车以后》节选(49)

《房车以后》— 个人品牌策划范文和个人品牌策划方案

个人品牌策划方案怎么写?个人品牌策划范文哪里找?什么是个人品牌?个人品牌故事和个人自传、个人回忆录有哪些异同?谁需要个人品牌故事?个人品牌故事包括哪些内容?…… 个人品牌故事是相...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