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帮带传承家风——父母回忆录《我们这一生》(27)

 作品节选    |      2023-05-15
我后半生的生活,过得很幸福、很快乐。五个儿女都是顺其自然,在上帝的护佑下给予了恰当的安排,而且他们之间都是相互帮助,相互拉扯,感情非常好。大女儿、大女婿,上工农兵大学时相识,在乌拉特前旗成了家。后来,在大女婿的一再主张下,不仅二女儿和二小子去了前旗,后来除了大儿子,我们举家搬迁到了巴盟。那时候,小小儿子才几岁而已。

80年代到巴盟,对我们一家后来的改变影响大。从我来之后到单位打工,开小超市做小买卖,到种植蘑菇,再到后来几个子女的上学、就业、成家等等。
我们家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们家的变化也折射了时代的变化。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时代浩浩荡荡,日新月异。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家的变化也证明了那个朴素的道理——树挪死,人挪活。

大儿子小名叫七十二,是他爷爷七十二岁时出生的。初中毕业后就去了兴和县五一公社下乡,整整下乡八年。在下乡期间和一位朋友的女儿成了家。儿媳妇在兴和县电碳厂上班。下乡回来后大孙女出生,然后分配到兴和县自来水公司一直干到退休。退休后一家人随着两个女儿去了深圳。现在两个孩子都在深圳成家立业,生活过得非常好。

二女儿和二女婿是经人介绍认识,也是在巴盟成家。后来,随着二女婿工作调动,一起到了伊盟。后来,二女婿当了央企领导。把不听话的小儿子也安排到了伊盟,并成家立业。再后来,我们也跟着到了伊盟。没想到的是,大女儿和大女婿后来也来了伊盟,真是人生如梦。

二小子和二媳妇是农牧学院的同学。成家后,就到了临河生活和工作。从打工到创业,经历过很多风雨。如今自己经营一家饲料公司,规模大。他俩领我们老俩口去陕西西安,看了秦始皇陵,大唐芙蓉园等地方。又到山西侯马去看了我妹妹。看了天下城门和其他古建筑,真是大开眼界。

三小子给我们开了一个幸福晚年的大门,叫我们老俩口住养老院。当时我们还在上湾住,经常去教堂。好多姊妹对我们说,你俩口子身体都挺好,为啥要去养老院呢?我就和三儿子说了这些话,不要花钱背上黑锅。三儿子答复说不要听他们说这说那的。主要是因为他工作到了包头,为了能经常照顾我们才去的,而且包头的养老院规模非常大,条件非常好,专门给老干部盖了一栋楼。住那里不光要花钱还得托关系。后来我们就跟着三儿子去了包头,再回到东胜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互助帮带传承家风——父母回忆录《我们这一生》(27)

老人回忆录案例:《我们这一辈子——从苦难到幸福的生活》

作为回忆录作家,或者说代写回忆录的作者,要忠于主人公的讲话风格,忠于史实。是从主人公及子女碎片式的回忆讲述中,抽丝剥茧、一步步接近历史,接近主人公的过程。主人公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经历...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