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于部的语言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种是“干部语言”,高度概括,简练准确。一种是某一地区的习惯用语,它反映这一地区的历史特点,富有特色。一种是家乡的生活用语,这是比较生动和形象的,当然,三个组成部分在各个口述者中比重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写手”——代写回忆录作家下功夫了。
我以为主题与选材,应该同样重视。理想的是能在一本回忆录中两者兼美,既要讲究反映历史,又要讲究以文学性的素村来形象地表现这一事件。但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又不能因为某些题材不具备两重因素,或者由于我们主观上对某一方面的偏爱而忽略了题材本身仅具有的另一方面。
追求一切题材都具有这两重要求有时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的情况这两重因素的分量是不均衡的,是有多有少,有主有次的,这是由于事件在历史上所起的影响不同,也由于各个口述者的生活经历的不同,有的人能比较全面地反映重大事件,有的人却不能,仅能从这一事件的某一侧面来反映,有的人记忆犹新,能够清楚地追叙当年的生活情景和细节,有的人仅能记得个大概情形……种种不同的对象,提供种种不同的材料,这通常就区别了代写回忆录所能表现的史实性和文学性的平衡。
而我们以为,从史实性与文学性不能兼美的情况下,应以史实性为主,文学性是为史实性服务的,是反映史实性的手段。我们考虑到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总是矛盾激化的果,决不会缺乏文学性素材,限于条件而未能挖掘到,应首先把富于史实性而缺乏文学性的回忆录代写出来,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