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高龄老人写回忆录?——回忆录《峰顶之岩》幕后创作故事(5)

 客户案例故事    |      2025-07-14

(图为2023年5月13日,开写传记陈骏在苏州金鸡湖畔客户家中访谈场景)


高龄老人的回忆录怎么写?为80岁、90岁老人写回忆录要注意那些问题?我希望本篇内容对于想写回忆录的人,或找人代写回忆录的人,或代写回忆录的作者都有启发。

回忆录《峰顶之岩》的地理空间,分别为山东武定府商河县王家庄、木兰县、哈尔滨、牡丹江、苏州金鸡湖畔,时间跨度为清朝末年至今。而我这个作者在广西北海,我需要跨越时空,和主人公一起回溯那些接受命运安排的时代和不屈服于命运的时代……

客户强调:主人公(90高龄的王岫岩老太太)主要想讲爷爷、父亲、三姑等众多亲戚(都是地主成分)在改天换地的时代洪流中的悲惨命运。她说:“再不讲出来,以后就不会有人知道了,我是王家活得久的人,刚退休那会儿我想自己写,可忙着带孙子,就耽搁了,王家惨啊!”
 
从确定合作请我写家族传记到我们见面聊天访谈,中间有一个多月时间(有其他传记档期一时走不开)。

2023年5月 11日晚,我到达苏州动车站,接下来有几天的访谈时间,这个时间是按老人讲述内容的多少,和老人的健康状况灵活安排的。实际访谈时间是2天,老人讲完了,没有补充了,其实主要是想不起来。
 
和高龄老人面对面聊天,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主要是记忆受限。王岫岩老人的表达能力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记忆受阻,我往往多问一句都回答不上来,所以,和高龄老人面对面,倾听很重要(你不要以为倾听很容易)。
 
当然,没有比较丰富的访谈经验的作者容易教条——“纸上谈兵”,而捕捉不到面对面呈现出来的丰富信息,很难灵活机动,可能主要是缺乏人生阅历的原因。
 
以下的问题就是我们还没有见面访谈,在客户提供的主人公大概人生履历,和家族祖辈、父辈的零星信息,我初步消化后发给客户的,要求客户进一步回答的一些问题,我的目的是根据客户提供的这些资料设计详细的访谈大纲(大该有70页A4纸),然后再和客户约定见面访谈时间。
 
准备期间,我查阅了大量背景资料,包括新闻、历史和相关研究文献,具体的有闯关东历史文献、东北土改研究资料、解放长春历史资料、四十年代的哈尔滨、东北银行的资料,50年代至70年代牡丹江地方史等等。
 
先从父亲说起吧(爷爷和叔叔的回忆思维参照父亲):
1)详细说说父亲的成长过程、教育程度、个性爱好、职业、特别经历?
2)父亲出生年月日?身高、体重、主要特征等
3)父亲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父亲的信仰和其他地主的信仰一样吗?父亲和其他被定性为地主的人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相同点?
4)父亲的信仰是怎样产生的?受谁的影响大?
5)父亲的做人做事原则?举些例子说明。
6)父亲是怎样教育你的?这方面有哪些让你难忘的事?有家规吗?家风怎样?
7)一提到父亲,你的脑海里会涌现出哪些挥之不去的记忆碎片?
8)50年代开始,你已经参加工作,当时你如何看待父亲、父亲的罪行和人生结局?现在的观点呢?
9)父亲在出事前是怎样面对土改的?做了哪些事?定罪的具体事实有哪些?还记得父亲做过的具体的事吗?
10)详细说说土改前你家的天地、房屋、牛羊、马车、粮食、金银钱财等财产情况,和东兴县的其他地主比较,你们家处于什么样水平?
11)土改时期和1951年父亲定罪时,当时周边的人是怎样评价父亲的?
12)其他地主是怎样面对土改的?是老老实实配合工作队呢,还是千方百计保全自己的财产?
13) 还记得大概的土改政策吗?是怎样开始的?是工作队来到家里宣布政策,就直接没收田地和其他财产吗?把你们赶出原住房吗?
14)具体对比一下,土改前后,你们家在衣食住行、社会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15)1983年,父亲平反的政策依据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父亲是被冤枉的吗?
16)听到父亲平反的消息,你的反应是什么?有庆祝活动吗?比如家族大合影等,详细说说拍这张全家福的全过程吧。 



但实际上,开写传记的诸多案例,很少有按以上这样的一条一条,按部就班,一问一答的。很多时候,我是顺着客户,有时会引导客户,都要根据客户的性格,说话特点、职业、年龄、心情等随时调整。

我希望对于想写回忆录的人,或找人代写回忆录的人,或代写回忆录的作者都有启发。


延伸阅读:

回忆录《峰顶之岩》主人公:“……做了很多调研才写出来的……也辛苦你了。”

江苏一外资银行副行长:“看的时候我都感动落泪了。”

苏州客户朋友圈回忆录读后感分享节选(二)


 
怎样为高龄老人写回忆录?——回忆录《峰顶之岩》幕后创作故事(5)

家族回忆录案例《王岫岩回忆录》

在访谈中,老人多次说:“你瞧我这一辈子,够倒霉的!”这个观点也是老人放不下的心结之一。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这这本回忆录里——一个从山东闯关东家族的百年兴衰史。...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