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善德》——家风家训和家族口述史传承范例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吕大爷的家族口述史,跳跃性大,琐碎,如果就这样记录下来印刷成书,可读性大受影响。我的习惯做法是,在客户开启回忆闸门时,我并不会随意打断其讲述,而是一边记录一边从中寻找主人公人和事戏剧化场景和冲突,从其兴致勃勃的讲述中找到主题,确立故事类型。待客户觉得自己的回忆材料讲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按照我根据对方回忆内容私人定制的访谈大纲进行交流。这时候,客户往往回想起以前根本没有想起的内容,并且对过去人和事的认知更加深刻。

这本小书主要讲的是家族成员积善行德的故事。这是陈骏多年前案例。

多年前,当吕大爷委托我代写家族记事,印几十本书的时候,《吕氏春秋》的书名一下子占据了内心。吕大爷70岁,看起来至少年轻10岁,身板硬朗,嗓门大,眼神好。广告人经历,使我练就了创意的直觉:先冒出来的想法往往是好的创意。借用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有啥不好的呢?不过,根据其讲述内容,这本小书用《吕氏善德》书名,因为讲的都是积善积德的轶事。

吕大爷的祖上几代人都是私塾先生,是文化人。奉行行善积德的家风。三个子女都是大学毕业,早已成家立业,小有成就,热衷公益活动。只有他是个“大老粗”。所以,在经济上富足的他,总想干件事。干一件有文化的事儿:在自己有生之年找人写本家书,把自己知道的几代人的善举记下来传给孩子,成为家风传承的一部分。

普通人的日子是平凡的,而要把平凡的日子浓缩进一本书里,就要取舍,否则就成了流水账,人物生平大事年表。只有按故事结构组织材料,才有可读性,才有可能让读者,让子孙后代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