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我代写传记,会用很多专业术语吗?我怕普通读者看不懂。”

 新闻     |      传记作家陈骏    |      2025-10-08

 

 

(开写传记网站餐饮连锁企业传记案例《柳螺香10年——所有的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开写传记创始人陈骏:作为企业传记代写作者,咨询者的这个提问特别好,也是衡量企业传记作家能力的核心所在——在专业与通俗之间找到平衡点。传记的读者可能不都是行业内的人,太专业的术语会劝退普通读者,需要作者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降低阅读门槛。
 
很多企业的产品不是针对终端消费者,其行业内的交流语言,普通人不懂。曾经,有一位在深圳海关刚要退休,从事基因检测工作的博士准备自己写回忆录,给我打了30分钟电话,他的目标读者群有培养他的导师和领导,同事和他的家族成员。问题来了,目标是领导和同事,用部分专业术语没问题,可是对于家族读者就看不懂了。
 
怎么办?如何取舍让他犯了难?
 

我面对这类问题的原则就是:让每一位读者,无论其背景如何,都能轻松进入故事,并被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所打动。我不会堆砌专业术语,用普通人都能懂的语言,讲好一个鲜活的故事。
 
前年,我代写过一本3D打印企业家的10年创业传记《未来之光》,对于复杂的3D打印技术原理讲得很少,重点是:主人公为什么要进入这一行业?怎样从0起步?如何为潜在客户群科普3D打印知识?如何一次又一次借钱?如何融资?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在疫情开始时凭借一款3D打印的医生护目镜成为新闻热点?说的是追求梦想的故事,而不是大谈深奥的技术原理。
 
我从三个方面来解释。
 

一、我多年的企业家自传回忆录实践经验、我的具体做法:

1)讲好故事,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作为故事背景(记住:你是写传记,写回忆录,不是写科技论文)。
 
企业传记的结构是企业家创业历程的风风雨雨,人生历练的起承转合——梦想、挣扎、转折、成功、失败、专业素养和人际关系等。专业知识只是背景和舞台,台上的演员永远是主人公的情感和选择。
 
我会把专业内容无缝编织在故事里。读者在跟随主人公命运起伏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理解那些必要的专业概念,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些概念在现实中所发挥的作用。
 
2)用好比喻和类比,也就是用打比方来解释复杂的技术原理。
 
如果主人公完成了一项复杂的金融交易,我不会罗列金融术语,而是会描绘当时的紧张局势、他面临的巨大风险、以及这个决策如何像一场策划的“战役”一样,最终扭转了局面。
 
3. 严格控制术语的出现频次,非用不可时立即解释。有些核心术语无法避免,就用好比喻和类比。
 

二、读者群定位:
 
1)明确目标读者是谁?(是业内同仁、供应链和客户?公司团队?还是广泛的公众?)
 
2)确定传记的核心基调是什么?(是励志故事、深度剖析经营智慧总结、还是时代记录?)
 
3)梳理哪些专业成就必须讲,哪些可以简化或舍弃。
 

三、企业家传记、企业史就是阐述企业和品牌的价值主张。
 
价值主张是一位名为迈克尔·兰宁(Michael Lanning)的前麦肯锡公司 (Mickinsey&Company)咨询师于1984年在一本白皮书中杜撰的一个词汇。
 
兰宁表示,一家企业即为一个价值输出体系,这个体系可以通过一种“价值主张”来进行描述。1995年,在他的著作《提供可盈利之价值》(DeliveringProfitable Value)一书中,兰宁对价值主张一词进行了如下定义: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框架内,一个组织向一组预期客户提供的相关经验的集合,包括价格,以作为对那些购买/使用或者按照该组织的意愿做出行动而非选择竞争对手提供的方案的客户们的回报。后来,鉴于他提出的价值主张逐渐被滥用、误用,又补充了这一定义,他认为价值主张:不包括那些被错误地归结为这一概念的、浅薄的、断章取义型的观点。
 
当你“参考”同行的传播信息,当你用一些一般性的、毫无意义的抽象词汇来解释所谓的价值,仔细想想,您使用这种词汇的频率有多高?请将你自己的价值主张和信息传播资料与你的三大竞争对手进行一下比较,把它们混在一起并重新整理一下。现在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我敢断言,你不能(如果你都不能区分,又怎么能指望目标客户能将这些雷同的不同东西区分开来呢)。各企业的价值主张和销售资料是如此雷同,相互之间很难区分,甚至很多情况情况下,根本就无法区分。
 
当你用诸如“快速响应”和“有限的故障率”等介绍词语解释并传递你所提供的价值时,你所有的竞争对手也在使用相同的同行词汇。这就是我所说的“含蓄的词汇”“行业陈词滥调”中的一些例子,其实客户也经常使用这些词汇。这些词汇所带来消极雷同后果,企业辨识度很低。
 
企业家传记、企业史弥补了企业常规信息传播中的“陈词滥调”,前提是用符合企业家个人特制的、企业家自己的朴实的语言,向目标读者阐述自己和自己的品牌的价值主张。
 
我虽然是代写企业传记的作者,但我的角色就是成为你(或传主)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请您相信,有生命力的企业传记,从不在于它使用了多少高深、华丽、高大上的词汇,而在于它能否让一个陌生人的故事,走进目标读者的心里。

你可能还想了解传记回忆录的语言风格:

 

开写传记网站每天一问:“找你代写的话,我的回忆录语言风格是什么样?”

项目服务与决策者合作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