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自传,就开写!开写回忆录公司,为企业家塑造个人品牌影响力。为你代写自传,代写回忆录,代写企业史。如果你想了解找人写自传回忆录需要多少费用,马上联系开写传记。
“咦,动漫画编剧的书?”我整理储藏室的几箱旧书,看看值不值得保留。
前几年,我整理了多年没翻动过的书箱,发现了20年前使用的动漫画编剧教材,厚厚一摞,有十几本。三个箱子的图书,都是几次搬家没舍得扔还觉得有用的书,最早的竟然有2001年购买的传媒专家米切尔·J·沃尔夫的著作《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经济》。还有2003年购买的几十本新闻传媒方面的专业图书。

时间的流逝无人能挡。
2002年,我在厦门决定创办一本DM广告杂志。DM杂志是放在咖啡馆、宾馆饭店和售楼处等场合,供人免费浏览的休闲广告杂志。
为此,我在北上广深、成都、西安搜集了近百种DM广告杂志,研究了这些杂志的优劣,加上我对广告传媒的理解,确立了以鲜活的语言,代替一般DM杂志空洞抽象的商业官腔信息。人物成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出版商和读者的沟通桥梁。这种办刊理念用在今天移动互联下的自媒体,仍然是先进的、前沿的。现在的商业理念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

可是,正当我踌躇满志大干一场时,我的合伙人撤资投资了一间商铺,我的DM杂志梦破灭。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苦闷彷徨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从联想集团出来创业的互联网技术专家。我对广告、品牌和新闻的观点和从业经历,让他敬佩有加,相见恨晚。他的网络技术也让我如遇救星,互联网媒体的概念占据了我的头脑。
就这样,我的动漫画教育培训平台上线运营。上线第二个月就有学员报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西南到云南、南到海南。仅一年,平台GOOGLE PR值做到5,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动漫画教育培训平台。2005年,腾讯动漫频道经常转载我编辑的文章,连招生简章也一字不差地转载。一些动漫杂志主动要求合作。

(图为当年《厦门商报》对陈老师的专题报道。2006年。)
之所以做得风声水起,除了我对文化创意产业、新闻传媒和培训行业的研究实践外,不是我多么了不起,我只是看到了趋势,撞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风口上”而已。大约从2001年开始吧,从研究机构到政府,从北上广深到杭州、厦门、长沙等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的特长是广告创意和商业文案策划,关注文创产业是自然的事。
不过,做平台毕竟要持续的投资,可是我不会融资,不懂融资。期间,也有传统企业老板愿意注资,但态度傲慢,条件苛刻,与我的个性和经营理念格格不入而作罢。到了2009年,随着行业变化,赢利模式单一脆弱,合伙人之间分歧太大,我决定关闭网站。
我更愿意尝试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