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我回想起这一案例的时候,更加坚信开写传记的价值观:共情、敬畏和靠谱。我听过几段老人的语音,虽然地方口音重,含混不清,仍然给我震撼的感觉,那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位世纪老人的声音。以下是我节选部分当初设计的一部分访谈内容,同时对客户致以崇高的敬意。
开始讲讲家族起源,就是你爷爷奶奶一辈,祖辈的故事。
父亲的履历非常丰富,共有31段经历,每段经历很短,一般都是几个月,多的半年。回忆讲述的话,前后加二段。
1、当时家庭政治、经济和日常衣食住行情况。比如父亲为什么能连续读7年小学?当时农村也不是谁家的孩子想读书就能读书的吧。
还有,18岁,43年为什么要去西安读会计夜校?会计是当时热门职业还是父亲喜欢算账?等等。
前二段经历是求学阶段(7岁到19岁)
8、社会动荡,郑州至西安铁路沿线,因有铁路,工厂,资源多,各种势力交错,作为普通的进城谋生青年,希望是么?害怕和恐惧什么?担心什么?
1932年——1944年3月,巩县周家碾村小学。
1943年11月——1944年3月,西安私立青年会记夜校(补习)
9、如果父亲回忆这二个阶段,一下子从脑海里冒出来的,难忘的,想让后代知道的是哪些人和事?能回忆起多少个记忆片段?
补充:
10、在小学学了哪些知识?
11、学校有多少学生?多少老师?
12、对同学和老师到现在有深刻影响的吗?老师会谈论什么话题?同学会谈论什么话题?
13、在青年会记夜校学了哪些知识?每天晚上学多少时间?老师是如何讲课的?有电灯吗?
14、学校有多少学生?多少老师?对同学和老师到现在有深刻影响的吗?
15、老师会谈论什么话题?同学会谈论什么话题?
16、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